很多網上文章或坊間書籍提倡創業不需要寫創業計畫書,甚至提出餐巾紙背面就可以進行新事業規劃(我是不買單,所以也沒看餐巾紙背面怎麼進行事業規劃的);以上資源不提倡撰寫事業計畫書的主要原因是計畫比不上變化,花大量時間規劃的事業,公司一成立就發現市場與你想的不一樣,所有費心的規劃都付諸流水;大約20年前也聽說我國的電子業也不規劃,其原因也是計畫比不上變化。
我的經歷與以上不同,民87年中山科學研究院的朋友找我一起開公司,他們有技術(防火材料技術),我善於規劃、又在外面(中科院以外)混了一段時間,兩者互補,故一起開公司;我們先將創業規劃的投影片做好,然後找創投談投資,創投一聽有興趣,要我補一個事業計畫書給他們做進一步的評估;我記得那天與創投談的日子是除夕的前一天,第二天就是除夕,大家的心都準備去過年了;我記得那一年的舊曆年年假特別長,前後加起來大概有個九、十天吧,我日夜趕工,開年的第一天就將熱騰騰的百頁事業計畫書送過去;那創投嚇一跳,對他而言,他只是過了一個年,我就將百頁的計畫書完成了,我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的,兩、三個月後國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立了,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一億零八百萬;那個經驗對我來說,很有啟發性,我深深認為善於規劃對創業很有加分效果;那個時代,找創投投資一定要寫事業計畫書,沒有寫是無法獲得投資的,現在為什麼創業可以不要寫事業計畫書(或是我的錯覺),我真的不是很清楚。
有了這個經驗,20年前(民92年)我到國立虎尾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任教職成為創系系主任,我就大力推動培養學生的”企劃力”,並將之視為企管系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因為我認為企劃力在市場上是稀缺的,具有企劃力的人才永遠不缺工作;若說創業是統整商業模式、策略、產、銷、人、發、財等所有企管職能的綜合體,那麼事業計畫書則是將之具體呈現;我將創業管理課程放在最後一學期,並要求學生寫一本至少40頁的事業計畫書,多年下來已累積許多可供參考的事業計畫,我放在文末供大家參考。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我一樣在很短時間就能完成一本百頁的事業計畫書的;因此,若花大資源完成的計畫書,卻不具參考性,是很不合邏輯的;對於”計畫趕不上變化、創業不需要寫事業計畫書”的這個議題,我也反思過,我認為事業計畫書還是很有價值的,這個部分我先按下不表,等下再說明;但撰寫事業計畫書的時機點應該是完成產品/市場契合(product/market fit, PMF)之後,開始進入scale(業務放大)的階段,其是用來說服陌生投資人投入大筆資金支持你的創業計畫;此時的創業構想已經經過產品/市場契合的洗禮,其中使用者未被滿足的需求、目標客群(市場區隔)、價值主張、產品的市場接受度、產品雛形、商業模式、不公平優勢(unfair advantage)…等都已經被確認,這些元素也是構成事業計畫書的主要部分;在這個基礎上,事業計畫書中應補充或充實的部分則包括:市場規模、競爭產品與競爭者分析、業務目標(目標營業額)、行銷與生產計畫、財務規劃、風險評估、投資金額、股權規劃、…等等;經過這樣的深入的探究,可以讓投資人更深入的了解你的創業計畫,增強他們投資你事業的信心;在產品/市場契合為什麼那麼重要?那篇文章中提到,著名的頂尖創業教育家Steve Blank認為新創事業絕不是大型公司的縮小版,並將新創事業定義為:「新創事業是一個以探索有成長性、有再現性、能夠獲利商業模式為目標的暫時性組織。」就新創事業而言,達到PMF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甚至未達到PMF的境界之前,你公司在創投眼裡只能算是一個暫時性組織;這句話放在這裡很貼切,當一切的變數或風險都掌握並確定了,發生事業方向大幅調整(軸轉,pivot)的可能性應該就變得很小,不會發生所謂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問題;或者說當新創構想達成PMF之後,所做的規劃都不能用的機會應該變得很小;我往往不能理解:很多新創公司一輪融資接著一輪融資,創業家好像一直都在找人投資,好像正事都不用做了,當初他是怎麼規劃的?前幾輪投資人是怎麼評估他的計畫的?
話說回來,像我在創業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的狀況下,就以寫一本事業計畫書獲得創投投資的案例,應該並不多見;我是幸運的、有貴人眷顧的!
事業計畫書必要性
請記住一點,事業計畫書的地位很重要,它是與投資人溝通的工具、它也是你建構你事業的藍圖;想想投資人又不認識你(當然如果投資人對你熟悉、信任你,你獲得他們投資的機會大非常多;但你寫事業計畫書的時候,你應該預設這本事業計畫書會遞交給不認識的投資人,讓他評估是否投資你的事業構想),要讓他拿出幾千萬投資你,他能不慎重嗎?他怎可能聽了一場你的創業構想簡報(pitch)就拿出幾千萬投資你;而且,很多投資機構有專業投資經理人,他們的責任就是依照你的事業計畫書撰寫投資評估報告書(如果投資經理認為你的創業構想不值得投資,他當然不會寫投資評估報告書;但如果他覺得你的案子不錯,他就必須寫)呈給他的上級及董事會認可;他要在上級面前或董事會裡面替你辯護或背書,如果他很草率,沒有認真評估你的事業計畫書,萬一出現皮漏,他的飯碗就可能就不保,他能不認真嗎?所以如果投資經理初步認為你的創業構想值得投資,他會要求你提供一份詳細的事業計畫書給他,他會很仔細的閱讀,並盡量找出其中的潛在的盲點、前後不一致、風險、…等等;我常形容他看你的計畫書比你還認真,就像考試前看教科書一樣的反覆閱讀,確保你說的都可信、前後一致性、且合乎邏輯;因此,寫一本有水準的事業計畫書與進行一場好的pitch一樣,是很講究的。
以PPT代替事業計畫書可以嗎?
也許有人有個疑惑(我也有過),難道我不能以一本詳細的PPT(簡報檔)代替事業計畫書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的PPT寫得很詳細,那就可以,此時你的PPT可能有兩百頁吧!但一般而言,PPT都不會寫得很詳細,它是作為與投資人、利害關係人溝通用的,因此PPT只會呈現重點,其他都當成附件。
我很喜歡用PPT,且在事業規劃之初都是用PPT順邏輯的,因為一張PPT可以只放一個觀念,一個重點,前後順序調整容易;經過多次檢視PPT的邏輯性、完整性、前後一致性、以及說服力之後,我會以這個PPT作為撰寫的藍本,將之轉換為word檔的事業計畫書。
事業計畫書的架構
一本好的事業計畫書應該呈現以下三個重點,分別是:
一、要解決的問題與產品/服務構想
- 要解決的問題,已經提過多次,在此就不在贅述。
- 團隊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產品/服務是什麼?產品的訴求、特色是什麼?
- 誰會買(市場區隔)?他們為什麼要買你的產品/服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訴求、特色可以打動使用者或顧客的心?目標市場有多大?
- 為什麼我們團隊做這個最有利基,我們的利基點在哪裡?我們的不公平優勢(unfair advantage)是什麼?
二、產業分析與市場分析
- 市場規模,尤其是目標市場規模?
- 產業趨勢、產業特性、產業關鍵成功因素
- 產業結構分析(五力分析)、產業生態狀態
- 競爭產品與競爭者分析,與競爭者產品比較,我們產品的定位?我們團隊競爭出線的機會(SWOT分析)?
- 政治、經濟、環保、社會與技術環境的分析
三、怎麼做?值得做嗎?
- 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 產銷人發財是如何布局的
- 獲利預測與風險評估
- 投資金額、股權分配
依據以上的重點,事業計畫書的架構與pitch一樣以五段式來鋪陳,第一段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或使用者的痛點);第二段說明團隊的解決方案,也就是產品/服務;第三段進行產業分析與競爭分析;第四段闡述經營構想,包括:理念、商業模式、產銷人發財布局與投資規劃、風險分析;以及第五段的結語與接下來的行動招喚(call to action);只是計畫書寫得更為詳細;計畫書大綱建議如下:
封面:公司名稱、代表人姓名(可以不只一個)、聯絡方式(電話、LINE、email)
摘要:事業目的(要解決的問題)、產品/服務簡要說明、集資金額、損益預估
一、前言:事業目的(要解決的問題)、目標市場、利基點(有什麼機會)、集資金額
二、產品/服務與公司的定位
1. 使用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他們的痛點、要解決的問題、或產業的新機會點
2. (系列)產品/服務規劃、介紹與說明
3. 公司定位、公司如何追求此機會、經營團隊的利基點
3. 核心技術的唯一性與具體成果
4. 經營團隊的介紹與特點(簡述重要成員過去經驗與專長)
5. 為什麼創業團隊來做最合適,且只有我們會成功
三、產業環境分析
1. 產業特性:說明這個產品的特性,例如:高資本投資、高技術、高服務、產業是集中還是分散、產品單一還是多元、顧客區隔是否明顯、…等等;
2. 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3. 關鍵成功因素(詳述在此產業經營的成功要素)
4. 市場分析(市場區隔、顧客特性分析、市場規模、市場成長率…)
5. 產業結構分析(五力分析)
6. SWOT(優劣勢與內外在分析)
7. PEEST(政策、環境、經濟、社會、技術等影響事業發展的因子)
四、公司經營目標、策略構想與策略型態
1. 公司願景、理念與目標
2. 商業模式
3. 市場目標(年營業額的規劃、市場來源、目標客戶…)
3. 經營策略(如何面對現有與潛在的競爭者競爭)
4. 經營規劃(佈局)與部門策略(布局)
4.1 生產部(以何種方式生產最有利、工廠位置、設備需求、場地大小、…)
4.2 研發部(技術開發、專利佈局、如何獲得認證、產品開發時程、…)
4.3 組織架構與人力需求(組織架構圖、人力規劃、…)
五、創業財務分析
1. 收入表
2. 支出表
3. 損益表
4. 資產負債表
5. 現金流量表
6. 股東權益變動表
7. 投資金額與股權規劃(目前股權說明、擬增資的金額、股權規劃、資金用途…)
8. 風險分析
六、結語
七、附件
1. 經營團隊詳細的學經歷
2. 專利證書(如果有)
3. 產品/市場搭配狀況
計畫書撰寫要點
有了以上的事業計畫書的架構,接下來就是要填資料,以下談談撰寫事業計畫書應注意的要點:
- 總體經濟分析:只需有個數據即可,政府相關部會與政府智庫都有總體經濟的分析,例如:行政院經建會、經濟部、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資策會、…等等;
- 產業分析:你可能需要對你所屬的產業進行產業分析,尤其是你事業所屬的產業次領域更需要詳細的說明,例如:產業市場規模、產業趨勢、產業特性、關鍵成功因素、產業的業者、甚至競爭者與競爭產品,以展現你對你要做的次產業領域的動態有清楚的掌握;相關資料可以參考政府的ITIS智網、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情報網(IEK)、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或各個研究法人,例如: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所出的產業分析報告;但很多最新的報告要用買的,但我認為很值得;當然,也可參考國外的相關報告;總之,google大神,什麼資料都有,用心找,可以找到很多值得參考的資料;
- 公司未來幾年的營業目標預估:很多學生的事業計畫書都以一個很大的產業(例如1000億的產業規模),很小的市場佔有率(例如1%),作為公司銷售目標(例如:10億=1000億*1%),這是一個很不具有說服力的營業目標的預估方式;如果事業不具有競爭力,不要說1%拿不到,連0.01%也拿不到;正確的預估方法是,將一個大的產業分出一個很小的目標市場區隔(這個目標市場區隔當然是由產品/市場匹配的結果來確認),在未來幾年內(例如5年)本事業以拿下該市場區隔可觀的市場佔有率(例如:30%)為目標;例如:一個規模很大的產業(例如1000億的產業規模),由產品/市場匹配定義出一個不起眼的市場區隔(例如10億的次產業規模),在未來幾年內(例如5年)獲得可觀的市場佔有率(例如:30%),那麼你事業在第5年的營業額應該是3億(=10億*30%);你的事業計畫書應該讓投資人完完全全的瞭解你在你所定義的市場區隔裡的競爭力?哪些是你可掌握的市場?
- 競爭產品/競爭者捉對廝殺:很多創業者都表示他們的產品/服務是獨特的,所以沒有競爭對手,也就沒有進行競爭產品/競爭者分析;然一項產品/服務應該思考這項產品/服務的最終目的,例如洗衣機這項產品的最終目的是讓人穿上乾淨的衣服,只要讓顧客能穿上乾淨衣服的所有服務都算,例如用過即丟的衣物、不會髒的衣物、…等等;因此我們都會建議創業者以廣泛的角度來思考競爭產品/競爭者,只要能達成相同目的或產生替代效果的產品/服務都算;因此,新創團隊為避免與現有的業者面對面競爭,我們總是提醒創業者以使用者未被滿足的需求、甚至連他們自己也沒注意到的潛在需求,且將目標市場盡量限縮到特別需要這些產品/服務屬性的客群為創業的起點;如果萬一真的避不開,那麼就需要詳細的分析你的產品/服務與競爭者間的差異,尤其是滿足使用者未被滿足的需求或連他們自己也沒注意到的潛在需求屬性;同樣的,針對無法避開的競爭者,創業者就需要詳細的比較創業團隊與競爭者間的差異,你們團隊的利基點、優勢;有就是英文所稱的unfair advantage(不公平的優勢)。
- 產品毛利率與獲利率:除了特殊使命之外,辛辛苦苦創立的新公司,無非就是賺錢,如果獲利太低還不如到小七打工,投資人也不會青睞你的事業的;因此,向市場推出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服務是必要條件;一般而言,成立以接單代工的OEM 廠,其產品/服務的毛利率應在25%以上;如果是自有品牌,則毛利率至少40%;純益率(=銷貨-製造費用-營業費用)不可少於7%;設定這麼高毛利率標準一方面是要有足夠利潤率的事業計畫才能吸引投資人的投資;一方面你一進入市場,你廣泛的競爭者可能(應該)會對你展開反擊,例如:降價促銷、或加大行銷預算來打壓你;不管哪一方面,都會壓縮你的獲利空間;因此,在完美的狀況下(新創初期創業者都很樂觀,把很多事都想得很完美、很簡單)要有足夠了獲利空間,以因應市場殘酷的挑戰;此外,盡量避免高波動或季節性的事業,讓獲利不穩定,到底新創事業都是很脆弱的,當業績不好時(事實上可能是季節性的因素),團隊的士氣會很低落。
- 財務可行性分析:財務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投資人我們的事業可以為他們賺多少錢?投資金額多少?也告訴我們自己可以開始事業的最低投資額是多少?最悲觀的情況下,公司可以撐多久?一般而言,我們都會建議集資金額至少能維持三年的營運費用,讓公司有試錯的時間;
- 經營團隊:我們建議經營團隊至少三人以上,且不能兼職,包括:公司負責人,最好擔任過成功企業重要職位的經歷(很少人會願意出學費給別人練習當老闆的)、生產主管(到底顧客買的是產品、要能將產品生出來才是王道)、業務主管(生產出的東西要能賣得出去);不是有很多一人公司嗎?那怎麼說?對的,但這樣的公司就拿自己的積蓄來創業就可以了,要獲得專業的投資人投資就很難了。
事業計畫書應詳實、實在、誠實
如前所述,我們預設投資人勢陌生投資人(過去不認識創業團隊),他們可能是透過創業團隊短短的pitch,而對創業團隊的創業構想產生興趣,進而想深入的了解,經過進一步的深談之後,要求創業團隊補送一本事業計畫書,以利進一步評估,因此事業計畫書扮演著讓投資人深入認識創業團隊的角色。
獲得創業團隊的事業計畫書之後,投資人會詳閱這本事業計畫書,當他們對事業計畫書有任何疑慮點,他們都會記錄下來,並回來與創業團隊確認;因此,我們建議事業計畫書應詳實、實在、誠實,也就是事業計畫書應毫無保留、詳詳細細的將該寫的東西都寫進去,內容實在,並誠實以對;前者是減少不必要溝通往返時間與猜忌;時間一拖久,雙方失去耐性,這個投資計畫很可能就「黃」掉了;投資人不會只相信創業團隊的說詞或計畫書所寫的內容,他們會多方查證;查證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使用者痛點(創業者要解決問題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技術的唯一性(技術的真實性、專利的涵蓋範圍)、創業團隊的背景、經歷與口碑、產品力、市場規模、…等等;因此,事業計畫書的內容必須實在,並誠實以對,如果投資人發現事業計畫書內容浮誇、隱瞞、虛構、錯得太離譜,投資人當然就不投了,沒有投資人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的。
如果可能,事業計畫書以自己寫為宜,找槍手寫的事業計畫書往往淪為作文比賽,寫不到創業團隊的創業精隨、創業理念;此外,事業計畫書要用投資人看得懂的語言(話語)書寫,能將複雜的概念說清楚,尤其當你的技術很專精,沒人瞭解你的技術,如何化繁為簡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在學校大力推動企劃力的原因,產業(市場)大量稀缺具企劃力的人才。
最後提醒一句,市場與產業環境瞬息萬變,事業計畫須保持彈性,但不要為迎合投資人而背離創業的初衷或理念;投資人永遠無法像創業團隊一般地深入了解你們的創業構想;他們雖然有很多的經驗,但對你的事業並不一定適用,他們的意見,能吸收最好,但不要全盤遵循;一家公司那麼多投資人,也無法完全參照,創業團隊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
創業計畫書寫得這麼詳實,創業構想被偷走怎麼辦?
在課堂上我常常被同學問到這個問題,但遇到最多的卻是工程方面的老師,他們很擔心他們的技術寫得太清楚,會被偷走,所以在相關文件上都不願意揭漏太多,以致於後續的工作推動不順利,雖然我再三說明不用太過擔心,但效果並不是很好;因此,在這裡深入說明一下我的觀點:
- 很多理財書籍都強調被動收入,也就是投資人投入一筆資金不用管它,它就能錢生錢;因此,投資人最好的運作方式,就是他(投資人)出錢,你(創業家)出命;所以除非特別的狀況,投資人不會想把你的創業構想偷走,自己開公司的;
- Pitch或創業計畫書往往強調創業團隊的利基點或具有其他人不具備的不公平的優勢(unfair advantage);一個不具備優勢的創業團隊在面對其他競爭者時,也是很難勝出的;利基點或不公平的優勢包括:創業團隊的專門技術、對使用者的深刻體會,而這個體會不是一般人有樣學樣可以學走的、或者創業團隊對這個創業構想有超乎他人的熱情,願意犧牲一切成就這個創業構想;如果只是玩票性質或突發靈感,那就不適合做為創業題材了;
- 如果技術有申請專利,也可以對創業構想多一層保護;擁有專利的創業團隊也有利於募資;
- 在遞交創業計畫書給有興趣投資人時,請準備好一份保密切結書,請對方簽名;要對方簽保密切結書感覺不信任對方,創業團隊不用不好意思,這是這行的常規;對方願意簽,也代表對方對你的計畫有興趣;如果對方最後決定不投資,也可以向對方討回計畫書,他們也會馬上寄回,這是他們的行事作風;再說一次,創業團隊不用不好意思,這是這行的行規;
- 可以先準備一份大約10~20頁的事業構想長摘要及簡報檔,作為與潛在投資人先期接觸的文件;俟對方有興趣之後,再送上一份詳細的事業計畫書,並請他簽回保密切結書。
以上整理了一些事業計畫書的構面以及我的想法,希望有用;以下放上幾篇我創業管理課學生的作品,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