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思考的步驟的文章中已對設計思考的步驟二—定義問題的內容有初步的說明,包括:什麼是定義問題、為什麼要定義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定義問題;本文就接續這個主題,更詳細的說明如何由觀察的結果到問題的重新定義。
由觀察到問題的重新定義的步驟,大致上就是1. 首先由觀察取得目標族群的活動資料;2. 將觀察資料進行群組分類與關連性分析,期能找出資料之間所呈現的特定樣型(pattern),例如:使用上的不方便、未被滿足的需求、或生活、社會、文化的共同元素(喜好、信念、價值觀、制約、束縛、…);3. 經過深刻理解使用者及其脈絡之後,獲得一些看法(啟發),並進而發掘出令人信服且心有所感的「洞見」;4. 最後根據這個洞見,以「目標客群、他們的期望或需求、以及你的洞見」等元素建構一個有意義且可操作性的問題陳述,我們稱之為設計觀點(Point Of View, POV);如圖一所示,以下我們就一一說明。
修改自:《設計思考全攻略》(P83)(註一)
圖一、由觀察資料到POV之路
一、分析觀察資料
本階段的重點為將觀察所廣泛收集到的資料,萃取出有意義的觀點(points);所謂有意義的觀點包括(但不限於):從資料中發掘研究對象所呈現出來的矛盾、怪異、巧合、言行不一、與自己想的不一樣…的點(points)、他們行為背後的脈絡(信念、價值觀、喜好、限制、束縛、…等等);這個資料的組織、詮釋過程也許幾小時、幾天、幾個禮拜、或更久,就看什麼時候萃取出有意義的觀點。
實際的作法是,研究團隊將觀察到的資訊以便利貼的方式黏貼在白板上並與團隊成員分享,如圖二所示;便利貼為將觀察成果外顯化的最簡單形式,若有照片或畫成圖像則更能引起團隊的共鳴;便利貼採取「一念一卡」的原則呈現,也就是每一張便利貼敘述一個(觀察)概念;且每一個(觀察)觀念的敘述文字應盡量簡約化、大字化,讓團隊成員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同時,避免使用模稜兩可或抽象文字,讓團隊很容易的瞭解文字想表述的內容。
此外,在用便利貼撰寫觀察資料時,觀察者也可能對某些觀察到的資料有自己的想法、解讀、或詮釋(我稱為啟發),我們也鼓勵將這些想法以便利貼的形式一併貼在白板上,以擴大資訊的層面。
圖二、將觀察到的資訊以便利貼的方式黏貼在白板上
接著,研究團隊將貼在白板上的便利貼分類分群,將性質類似的資訊整合在一起,並給每一群一個統合的敘述,我們稱之為「上位意涵」(圖一稱之為觀點);如圖三所示。
圖三、將白板上的便利貼分類分群,並給予每各類群一個上位的意涵
二、建構難題
《設計思考全攻略》建議總結十種重要的觀點(上位意涵),並以這十種重要的觀點為基礎,建構所謂的主題(圖一稱之為難題),如圖四所示;圖中上面兩排代表萃取出來的許多不同的觀點,底部的三個主題則是由這些觀點的「合縱連橫」所建構的主題(難題),這些主題(難題)可能只是取用了部份的觀點所建構出來的。
圖四、綜觀各個觀點建立有意義主題(難題)
例如我們觀察高齡者的日常活動,我們可以總結我們的觀察,得到許多主題(難題),例如:高齡者的醫療與照顧體系、高齡者與家人的關係、高齡者生活與交友、…等等;同樣的,我們觀察年輕人目前的處境,我們也可以總結我們的觀察,得到許多主題(難題),例如:年輕人低薪、生活、居住、不婚不生、承受(職場)壓力的能力、互動、心態與思維、國際化與國際競爭力、…等等。
接著在眾多的主題(難題)下,選一個最想解決、最有感、最值得解決的主題(難題)進入下一階段;例如在高齡者的日常活動選擇高齡者的生活與交友作為進一步探討的主題(難題);或者在年輕人的處境裡挑選年輕人低薪作為進一步探討的主題(難題);挑選主題的方式大部份由團隊投票或討論出來的。
由以上的描述可知,一開始時設計思考的主題是不明確的、模糊的,藉由理解問題與廣泛的觀察之後訂出一些主題(難題),再挑選出一個比較值得或想深入探討的主題。
三、深掘難題中的各種問題
《設計思考全攻略》的建議是針對所挑選出來的主題(難題)進一步深掘主題(難題)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大家關注或有共鳴的問題;最後收斂成三大主題領域,並推導出關鍵問題。
例如我們關注高齡者的生活與交友,但這個主題下面還是可以細分成很多問題領域,例如:高齡者行動、安全網、交友圈、休閒活動、醫療、生理、保健與健康、…等等;再由其中挑選出三個主題領域,例如安全網、醫療、保健與健康。
然後《設計思考全攻略》的建議是在這三大主題領域推導出關鍵問題;這時我會用因果關係圖(或有人用系統動態圖)來找出各個主題領域的關鍵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不用因果關係圖或系統動態圖來推導出關鍵問題,而採用腦力激盪、文獻整理、…等方法來探索關鍵問題。
四、建構關鍵問題
《設計思考全攻略》建議將歸納出的三大主題領域的關鍵問題,透過換位思考(註二)再討論、篩選;最終提出關鍵問題,也就是設計觀點(POV)。
所謂設計觀點(POV)係根據你對研究對象與問題空間的洞見(深層的理解),更明確的陳述要解決議題;設計觀點(POV)結合「目標客群、他們的期望或需求、以及你的洞見」等元素來表達,使之成為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陳述,這樣有助於你推動後續的設計工作。
一個好的設計觀點應具有以下特性:1. 捕捉你研究對象的心靈與思想,也就是反映出對他們的深層理解;2. 提供聚焦的焦點,並框定問題;3. 作為後續創意發想點子的篩選或評估的標準;4. 於團隊間產生共同的看法;5. 問題明確,不籠統;6. 問題的陳述不涉及解決方案,僅觸及目標客群與需求。
由於我們對研究對象的觀察與發現往往不只一個(例如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的深層理解的描述一定不只一個),因此問題陳述也應該不只一個。
在設計思考的步驟的文章中已經對設計觀點(POV)有清楚的闡述,並有案例說明,可進一步參考之。
《設計思考全攻略》給我們一個清楚由觀察資料到設計觀點(POV)的架構,重點包括(但不限於):
- 一開始的主題是籠統的,並不是很明確,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藉由一步步的深入,才挑出最值得做的主題;最後以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陳述—設計觀點(POV)來總結;
- 整個過程很科學化或邏輯化,一步步的解析、篩選,最後總結;與一般設計思考強調「頓悟」很不同;
- 在過程中,可能丟失很多也值得做的關鍵問題,但一次只解決一個或幾個最最重要的關鍵問題即可;
- 資料的內容不限於觀察所得,舉凡能有助於對問題進一步瞭解的資訊都可以。
由以上的分析,《設計思考全攻略》比較像一般性的問題解決的架構,強調邏輯性、關鍵主題與關鍵問題;「洞見」好像在其中並沒有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與設計思考對洞見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
在傳統的設計思考中,會強調洞見需對研究對象的深層理解,且有「合乎邏輯、但又出人意表」的內涵,否則不算成功;必須讓研究對象聽了你對他們的需求發掘(洞見)之後,讓他們覺得一直潛伏在其心裡沒被發掘的潛在需求被您看到了,而大嘆“你懂我!”。
為什麼洞見需特別強調「合乎邏輯、但又出人意表」的內涵呢?
我們先反過來想,如果像《設計思考全攻略》那樣邏輯性、科學性,以「傳統」的思維或邏輯來分析問題、定義問題,這樣的結果雖然看似可以解決問題,但並由於沒有強調對研究對象的深層理解,所定義出來的「關鍵問題」,很可能只是反應問題的表象,而不是對研究對象(人們或問題)深層的理解,所找出來的關鍵問題也只是一般性,不具特殊性,這種人人都可以看到的問題,也不需要我們來解決;就算我們來解決,也不見得能比他人做得好,不具特殊性。
因此,設計思考強調對研究對象的深層理解,這種深層理解為過去研究者所忽略,且連研究對象自己也不太清楚,埋藏在心裡深處的需求或渴望,今天被你(設計思考者)翻出來,讓他們大為驚訝(出人意表),大嘆“你懂我!”如果不是這樣,你看到的問題(定義的問題),與他人無異,就不具特殊性,也不需要你來解決。
至於合乎邏輯,則是指你所發掘的洞見是有所本的,也就是你對他們的深層理解是有觀察資料支撐的,不是你憑空捏造的。
有關洞見的闡述,我將以另外一篇文章說明之。
註一
本文由觀察到定義問題的過程以《設計思考全攻略》(P83)的架構為主,其主要原因係本書由史丹福d-school Larry Leifer教授所著,為設計思考第一手資訊;且其對設計思考的每一個步驟的說明較其他參考資源更清楚而深入,故採用之。
本書設計思考的架構是:理解、觀察、定義觀點、發想、原型、測試等六個步驟(這是哈索普拉特納學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e, HPI)所刻劃的六個步驟,也是大部份大學所採用的流程(《設計思考全攻略》(P40)));與一般設計思考採用的五個步驟:同理、定義問題、發想、原型、測試稍有不同;主要是本書將一般常用設計思考的同理(empathy)擴充為問題理解與觀察,這點我非常認同,也就是先對問題有個初步,甚至較深入的理解之後,才能進行研究對象的行為觀察;其次,設計思考的第二個步驟是定義問題,而本書用的名詞是定義觀點,兩者的意涵是一樣的,只是本書對POV(Point Of View)有較經清楚的說明。
註二
換位思考是辨識、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動機漢人個特質的能力與意願;與同理(empathy)同義。
參考資料
賴利・萊佛, 麥可・路里克, 及派翠克・林克(原文作者:Larry Leifer, Michael Lewrick , Patrick Link)(周宜芳譯), 2019,10,2, 設計思考全攻略,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