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早年(民83~86年)任職於行政院航空與太空工業推動小組,有幸參與航空產業的策略發展規劃,再加上當時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發表其代表作之一的《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1996),其中提出國家競爭優勢的鑽石模型理論(National Diamond)一時間國家競爭優勢與政策工具成為顯學;因此有一段時間對產業發展很有興趣,並深入專研。
由於我負責(嚴格而言航空產業策略規劃不是我負責,但我幾乎負所有的主要規劃工作)航空產業發展規劃進行的並不順利,與時任工業局長的尹啟銘博士多次折衝(嚴格而言不是折衝,而是退件重寫,大約10次吧,攀比 國父革命),總是無法在邏輯上說服自己(更遑論說服尹局長):這樣的規劃是可行的、產業可以如規劃般的按部就班地邁向成功。甚至有一次在會議中時任工研院航太中心主任的林渝寰博士問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們推動航太工業,請問產業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在場與會人員一片靜默,都達不上話,當時我的「官」很小,也不敢隨便插話,也不知道合適的答案是什麼?但這句話卻深深印在我的腦中,到現在還記得。這種現象代表相關人士不知道理想境界是什麼?只知道一股腦向前衝。
另一件事是,由於航空產業規劃多次被退件重寫,我實在沒轍,我跑去問工業局的承辦人員,問他是否有其他產業的範例可以讓我參考;他回答我說:沒有,其他產業(例如:紡織、化工、電子…)一推就成功,所以都沒做產業策略規劃,只有推動綱領之類的;航太工業面對瓶頸,所以要做策略規劃。這下我就傻眼了,連抄的機會都沒有了。
後來航空產業發展規劃(主要是機身製造)規劃的還不錯,接續完成了發動機產業發展規劃、航電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飛機維修發展規劃等;一時之間常常代表官方向產業宣導政府的航空產業的發展策略;我常開玩笑的說,若台灣航空產業發展不如預期,都是我的錯。
我不是在這裡寫回憶錄,以上只是緣起,為我下面要談的事情鋪陳。
在這段困心的過程中,我熟讀了麥可·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的內容,尤其是鑽石模型理論(看過那本書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本大部頭的書,書剛出來時還沒有中譯版,只能抱著原文苦啃);我在追蹤該書描述各國單一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悟到一個道理:光有產業政策沒用,產業中的企業扮演產業發展、茁壯的關鍵腳色,沒有他們的努力,產業是不可能成氣候的。
在這樣的體悟下,我覺得產業發展、茁壯的過程中,就像新創企業面對許多的關卡,過五關斬六將、關關難過關關過,最後才能建立起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些關卡我將之稱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也為了掌握這些關卡現況,因此擬定了「產業活力指標」,做為評估產業持續向上發展,或逐漸萎縮的指標;以下即針對這兩個體悟,進一步的說明;在談我所領悟的「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與「產業活力指標」之前,有必要先談談什麼是產業?以及產業的生命週期(對產業生命週期熟悉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產業發展模式與關鍵時刻那節繼續)。
產業與行業
產業(sectors)與行業(industries)的定義在經濟學上有嚴格的定義,行業是某一類業務,從事的活動比較明確,或也可以稱之為次產業(subsector),醫療產業就包括許多行業,例如:製藥、藥品零售、健康保險、醫院、醫療器材等;而產業是一群彼此相關的行業(industries)所組成,這些行業間相互合作、互動、互補、扶植,形成供應鏈,甚至是生態系。以下我們也不詳細將產業與行業區分,統將產業定義為:特定領域的製造或技術生產/服務企業的集合。
不論是產業或行業,都企業的集合,在產業發展之初,也許只有少數幾家業者在這個領域中活動;此時,這個領域的產品/服務(以下簡稱產品)的特徵還不明顯,也就還沒有正式(或約定成俗)的命名,直到本領域的業者增加、產品的特徵明顯之後,才給予正式的名稱,例如:科技金融(FinTech)。
產業的產生與發展是一個過程,它隨著新功能產品的產生、強化、標準化、分工、效率的提升、以及該產業中的企業可獲利的商業模式確認、業者間的合作、技術擴散、鏈結、結盟、競爭…等等而逐步發展而成;亦隨著其他更具價值的替代產品出現而漸漸地消失。
產業生命週期
產業是由企業所組合而成,而整個產業生命週期則是由產品生命週期所累加而成;因此,產業隨著企業的出生、存活、加入、可獲利的商業模式、競爭、合併、衰亡、退出、…等等,呈現不同階段的面貌;以下簡述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形貌:
1. 產業的萌芽與形成期
當某種產品由於某種原因被啟動或某家企業滿足未被滿足的潛在需求,而逐漸被市場(顧客)認可,轉化為現實的需求,於是產業開始啟動了;這個時期又分為產業萌芽與產業形成兩個階段。
- 產業萌芽
係指產業在現有的體制下(經濟體系、供應體系、生產體系、行銷體系、研發體系)逐漸成型,意味著產業由無到有的過程;此時,產品單一、沒有獨立的生產體系、生產成本卻很高、使用者對產品的認知度也不高,僅在特定的群體中以口碑的形式流傳;使用者除有特殊需求外,大都不是因為需要的驅使去購賣,而是「嘗鮮」的意味濃;產業(此時還不能稱之為產業)只有一個或少數的企業在活動、產品銷路也不廣、收益不豐,甚至賠錢、產量也小、品質也很差;市場表現為一種新產品、新服務、或新技術的形式、或是新的經營模式、…等等;
- 產業形成
係指產業經過萌芽期轉變為產業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的利益被廣泛認知與接受,市場規模已足以吸引廠商耕耘本產業;此時,產業有幾個特徵:
- 可獲利的經營模式被確認
- 產品或服務價值(功能)被使用者(顧客)認同;生產體系的成本可接受;
- 產業中的業者有盈餘,但不一定有穩定的獲利;
- 資本資源認同本產業的獲利性,並願意投入本產業,促進本產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或新企業的產生;
- 技術架構建構完成,產業標準建立中或建立完成
- 產品功能漸次滿足顧客需要;
- 低成本、高品質的生產技術被確認;
- 本產業的技術專業人員之職能被確認;
- 市場規模擴大到足以支撐一個完整的生產體系
- 產業內的分工與協作的生產意願提高;
- 生產要素有效的組合。
綜合以上,產業形成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1) 業者提供足夠的價值,使消費者願意購買,且市場規模大到企業可以穩定獲利;並吸引資金與其他廠商投入;(2) 能吸引人才、資金、材料、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投入;(3) 已建構足夠的產業經營知識與穩定的經營模式;此時,政府見產業有可為,會給予「適當」的支持或協助,例如:修改法規、協助成立公協會、財稅優惠、專屬的工業區、…等等。
2. 產業成長期
產業成長的早期,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與價格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功能大幅躍升,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生產要素(資金、人才)不斷向產業集中,並有大量的廠商進入;當產業進入成長的晚期,產品功能進步有限,產業進入生產創新;由於產業成長的前期產業中的企業大量進入導致產業競爭激烈,獲利開始下降。
3. 產業成熟期
此時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逐步轉移;產業呈現穩定的狀況,包括:規模穩定、技術穩定、供給與需求穩定、產品功能與品質穩定、企業地位穩定、…等等;產業由少數經營傑出的企業脫穎而出,經營不善的企業開始退出產業;在產業成熟的前期為價格競爭,後期則進入寡佔壟斷的局面。
4. 產業衰退期
產業內或產業外提供其他新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出現,或社會需求的改變(如少子化、環保意識、…),促使本產業的產品或服務需求量減少,產業進入衰退期;相關的情境整理如下:
- 消費需求變化
- 替代的創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出現
- 產業國際比較優勢的變化
- 政府規範調整
產業衰退又分為以下兩種形貌,自然衰退與相對衰退,整理如下:
- 自然衰退:產業被其他提供類似價值的產業所替代;或顧客需求改變;…
- 相對衰退:其他產業快速成長,不但在全國GDP的比重下降,且生產要素(人才、資金)被其他產業所吸引,使的要素供給不足而產業衰退;例如:我國目前的半導體磁吸現象,吸引原本可以投入其他產業的人才、資金、或生產要素,使得台灣出現荷蘭病的隱憂。
但產業往往是衰而不亡,當產業衰退到一定程度之後,供給減少,但市場仍有一些需求,因此,少數的廠商仍能在產業中存活下來。
此外,衰退的產業也可能由於外在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轉向、或由其他產業的帶動,由衰退再次重生;例如:強調養生與健康,以及高油價的帶動下,促使運動休閒的腳踏車產業的重生;重視公平交易的外在環境,促使強調舒適與自然的棉、麻產業重生;在生物科技帶動之下,拉動養殖產業的再生與轉型。
產業發展模式與關鍵時刻
在探討產業發展模式之前,先整理Geoffrey A. Moore 於 1991 年出版《跨越鴻溝》的經典著作;該書探討高科技企業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也就是其所推出的新興高科技產品唯有能由滿足早期市場顧客的喜好特性,轉換為滿足主流市場顧客的喜好特性,方有繼續的機會;若無法順利轉換,就會跌落在發展道路的鴻溝之中。
Moore將顧客依照行為特性區分為以下五種客群:創新者(Innovator),其重視產品的科技創新度;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其重視產品是否帶來的重大革新;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其重視產品的實用價值、業者口碑、產品的完整性等;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其重視產品方便性與價格;最後是落伍者(Laggards),他們甚至不會採用您的產品;其中,創新者(Innovator)與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 又可統稱為「早期市場」;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與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則統稱為「主流市場」,其佔據市場的三分之二,為企業必須攻占的市場;當一個創新性產品上市時,先會遇到早期市場的客群,他們對產品的價格不敏感、對產品的可用性與使用的方便性也不敏感,他們可以接受不完美的產品,甚至他們會將您的產品買回去自己改裝;但「主流市場」的客戶則是完全不同的思維,他們需要完整功能的產品、高的產品可靠度與可用性,且價格合理;因此,企業的業務範疇由「早期市場」跨入「主流市場」將面對巨大的挑戰;若企業無法順利滿足主流市場的需求,就無法跨越此鴻溝,業務做不大,甚至倒閉收場,如圖一所示。
《跨越鴻溝》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顛覆了一般認知的input / output的線性思維(企業只要有投入,投入久了,就會有開花結果),企業如果無法順利由滿足早期市場的需求進化到滿足主流市場的需求,就無法跨越此鴻溝,最後要不做不大,要不以倒閉收場。
圖一、客戶的市場態樣與市場鴻溝
然產業是企業的集合,產業要成功,其內在的企業一定要先成功,才能奢談產業的成功;同樣的,企業要茁壯,才能談產業的茁壯;因此,我們將目光放在創新企業的成長與茁壯,再來類比產業的成長與茁壯;但產業與企業卻不同,也許早期企業無法順利由滿足早期市場的需求進化到滿足主流市場的需求而以倒閉收場,不代表產業就從此沒落,沒有再生的希望;產業可能藉由該倒閉的企業員工擴散出去成立新的企業,並成功進化到滿足主流市場的需求而成長茁壯;就像在一個貧瘠的土地上成長的樹木,最終倒下,其種子(員工、技術)擴散到其他地方,並在另一塊土地上開枝散葉,成功茁壯開來,甚至演化成一片森林。
產業發展由無到有、由弱小到茁壯的模式有百百種,麥可·波特那部大塊頭的《國家競爭優勢》其中就追蹤不同國家不同產業成長茁壯的軌跡,各個不同;同樣地,即使是台灣,各個產業的發展軌跡也呈現不同的形貌,想要用一個模式來概括所有產業的發展模式不但不可能,也不實際;但研究產業發展總是要有點收穫。
觀察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可建構我國半導體的發展歷程圖,如圖二所示。
圖二、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簡要歷程
在1960 年代美國半導體產業即開始在亞洲尋找低成本製造的機會,把勞力密集、技術層次較低的封裝業交給東南亞開發中國家執行(吳思華與沈榮欽,1999);此時政府看到機會,政策開始推動並於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進駐,短期內吸引外商紛紛於台灣成立封裝廠,據了解幾年內即超過24家廠商進駐成立封裝與測試工廠。
1968年,時任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施敏博士,藉由休假之便回到台灣擔任交通大學董浩雲講座教授一年,並因緣巧合在竹北創辦我國第一家半導體公司“環宇電子”,輝煌時期該公司共雇用1200員工,環宇電子經營四、五年後,因股東獲利了結,將公司賣給加拿大ITT(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公司,讓環宇電子的中長程發展,就此中斷;據了解,環宇電子被併購之後,許多半導體專才就散落四方,但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遍地開花埋下發芽的種子,據說台灣有50位科技界董事長出自其中,包括施振榮董事長在內。
然台灣半導體的步伐並不因此中斷,1974 年政府於工研院成立電子所負責積體電路工業的推展;1975 年推動「設置積體電路示範工廠計畫」,積極引進國外技術;1980 年政府決定從電子所「設置積體電路示範工廠計畫」衍生成立台灣第一家積體電路製造廠商“聯華電子公司”;1983 年政府展開「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技術發展計畫」,1987 年為落實該項計畫,並協助國內 IC 設計公司發展,由政府主導衍生成立”台積電」(TSMC)”晶圓專業代工廠;同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的還有台灣茂矽電子、華隆微電子與華邦電子;此階段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累積相當能量,產業規模快速增長,1987年至 1991年間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4%,營業額由 26億躍升至 159億(如圖三所示);至此,半導體產業已於台灣站穩腳步,其後則如脫韁野馬,快速騰飛。
圖三、台灣半導體製造業早年營收成長趨勢圖
若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茁壯的歷程抽象化,則可獲得以下的觀察,如圖四所示:
- 首先由學術研究單位培育人才、或海外學人歸國帶來新的知識、技術或思維;
- 產業中已有零星的廠商嘗試,但無策略性意義,也就是在嘗試各種可能性;
- 政府看到機會,並決定投入政策工具,甚至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例如:國科會給予經費鼓勵該領域的學術研究或成立研究中心;經濟部於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應用研發中心、並給予租稅減免;
- 指標性的企業產生、並立下成功的典範;
- 透過宣傳,產業開始有能見度,藉由成功典範的分享,產業開始朝此領域發展,企業開始大量投入;
- 市場爆發巨量,企業累積一定的實務經驗,呈現百花齊放的榮景;產業生態逐漸完整;
- 產業呈現高利潤且低風險(企業掌握獲利賺錢的訣竅)的氣氛;
- 企業持續投入,競爭激烈、產業開始升級;
- 人才持續投入、技術應用成熟、市場運作成熟、資金投入評估成熟;
- 競爭激烈、產業以成功經驗拓展海外市場,具國際競爭力。
圖四、產業發展模式
由以上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歷程所抽象的產業發展模式可知,產業發展的成功與否必須仰賴政府與民間密切互動,相互扶持;政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廠商實際將產業「做」出來;兩者如果搭配(互動)良好,則產業成長茁壯;反之若發生問題,則產業也許永遠無法成長。
總之產業發展的成敗操之在產業而非政府,包括以下瓶頸:
- 指標性的企業能否存活:雖然政府可提供資金、人才、技術、甚至市場,雖可加長企業的存活時間,但企業的經營變數大,非政府所能協助的,且政府的官員大概也沒能力指導企業如何在詭譎多變的環境中經營;
- 產業界間的競爭、升級單看產業自己的企圖:政府往往只能維持自由化、公平化的產業競爭環境,產業升級還是要靠產業自己的企圖心。
過去台灣的成衣、化工、電子…等領域,快速發展成功,並取得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也可以感覺到依循這樣的產業發展模式,並順利成長茁壯;反觀,我國的航空製造業、飛機維修業,雖然也取得不做的成績,但以以上的模型觀之,則好像還差一點(我希望的感覺有錯)。
怎樣才算是成功產業的先期指標?
回到文首林渝寰博士的問題:產業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怎樣才算是成功的產業?表面上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也就是國家這個產業的競爭力超越其他國家,或是這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或是這個產業在國際的供應鏈環節(或生態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節點(如台灣的晶圓代工、電子設備組裝業、或不可替代的設備業或零組件業),也就是這個國家的這個產業的競爭力指標超越其他國家。但林渝寰博士問的時機點是我國航太產業正在力求突破、茁壯、甚至還沒有具體策略的當下,他這個問題內涵應該是:航太產業的成功定義是什麼?我們怎麼做才能確保我們走在成功的軌道上?
如前所述,當時我的「官」很小,也不敢隨便插話,也不知道合適的答案是什麼?但這句話卻深深印在我的腦中,到現在還記得;但幾年後我有我的答案了,我認為可以用產業活力為產業成功的先期指標(也就是產業活力指標),對推動產業的舵手很有用,甚至可做為政府在產業各階段扶植產業時挑選政策工具的依據。
那什麼是產業活力?我認為產業活力包括:人才需求與供應的質與量、資金與企業投入的意願高、產業資訊的快速流通、新而多元的商業模式、廠商間分工細緻、廠商與國際間互動(分工合作、競爭、併購)頻繁、市場需求的質高與量大…等等;但要達成產業活力的先決條件則是:1. 低的進入障礙;2. 市場機會大且為大家所見;3. 產業要素成熟;4. 產業支援與互動成熟等;說明如下:
1. 低的進入障礙:
也就是由於產業的人才與技術獲得容易、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已被廣泛認知、有資金需要時,不太難的獲得資金挹注、以及產業資訊快速流通等降低了產業的進入門檻。
- 人才與技術成熟,且獲得容易:代表國內(不論是學術界或企業界)已可培養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與技術,而非一定要技轉自先進國家;但這與現階段(2022年)半導體人才不足的狀況不同,現階段是產業需求量大,供應端來不及供應(包括台積電自己本身),而不是技術斷層,需要由國外引進人才與技術;
- 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已被廣泛認知::也就是企業已掌握主流市場需求,並能提供符合他們需求又能獲利的經營手法;由於企業掌握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因此企業經營的風險大幅降低;
- 有資金需要時,容易獲得資金挹注:由於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已被廣泛認知、人才與技術無虞,促使本產業高利潤且低風險的氛圍形成,導致資金投入本產業的意願強,以致有資金需求時,容易獲得資金挹注;
- 產業資訊快速流通:不論是產業內人士或是媒體,甚至bloger、youtuber對產的動態瞭若指掌,且產業內無秘密,相關資訊快速流通。
2. 市場機會大且為大家所見:
代表產業充分掌握主流市場的需要,甚至了解世界其他市場的需要,具備國際佈局的能力,並能與之競爭;由於對主流市場需求的了解,促使廣大客群有意願購買本產業的產品市場規模擴大;此外,為因應多元的需求,產業具因應多元需求的能力。
3. 產業生產要素成熟:
產業生產要素包括:土地、人才與技術、以及資本;現代產業的土地要素的重要性不若以往,甚至變得不重要;如前所述,此時人才與技術成熟,且獲得容易;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已被廣泛認知,資金投入本產業的意願強;此外,資金成熟還代表資金方對於投資本產業已有一套評估標準,一方面可降低投資的風險;一方面可評估具價值的投資案。
4. 產業支援與互動成熟:
產業成熟包括兩項: (1) 產業支援體系成熟,包括:產業供應鏈與產業生態,也就是,有新的顧客需要、新的產品、或新的商業模式的時候,產業「生」得出來; (2) 產業內企業互動成熟,包括:企業間的合作、競爭、結盟、共同開發、…等等,累積足夠的實務經驗,並共同遵守。
綜合以上,我們將以上的產業活力的先決條件化為各項指標,監控產業萌芽期間各項指標的活力;當活力不足時,以政策工具輔導或促發該指標的活力,漸次引導產業活力化,進而促使產業朝向成功的道路邁進;產業活力指標如表一所示。
表一、產業活力指標
結語
產業發展的成功與否必須仰賴政府與民間密切互動,相互扶持。政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廠商實際將產業「做」出來;兩者如果搭配(互動)良好,產業就可慢慢成長茁壯;但若發生問題,則產業也許永遠無法成長;因此,辨認出產業發展與升級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判斷產業發展的階段與關鍵瓶頸、一方面針對不同的產業發展進程與關鍵瓶頸規劃適當的政策工具,以使政策工具發揮最大效果;例如在生物科技這個領域,有些國家已邁入開花結果的快速成長期,而有些國家則相對才剛剛開始;因此位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其政府所應使用的政策工具也不一樣;簡單地說,政府要發展與扶持產業,對產業所處的階段必須明確的辨認出來,並針對不同的產業發展階段輔以「合適」的政策工具,方發揮效力。但可惜過去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多;因此,應觀察國內外產業發展的歷程,辨認出不同產業發展階段的「特性」(attribute),並針對不同產業發展階段政策工具的「效力」進行檢討,輔以過去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驗證之,將將關鍵的政策工具「辨認」出來,獲得一般性的政策工具輔導模型。
此外,建構個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比較,僅能就產業現況的「型」進行跨國的交叉比較,但對產業發展的「勢」則未能充分解釋;因此,應建立發佈產業發展「領先指標」的機制,一方面早期「感覺」產業成長的速度;一方面可早期與深入檢討產業發展的問題,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改進;綜合以上,本人有以下思維,僅供參考:
- 推動產業發展,心中需先有最終產業成功的形貌;
- 產業是企業的集合體,企業成功,產業才能成功;因此,產業發展企業負有大部分的責任,政府能做的只是建立好的環境,或初期給予協助,包括:技術協助、資金協助、甚至初期的市場;
- 以產業活力指標作為產業成功的先期指標不失為有利的工具,尤其對新興產業尤其有效;監控產業活力指標一方面可做為適當政策工具投入的參考,一方面也可進一步做成產業發展路徑圖,有利產業的發展。
後記:
以產業活力為產業成功的先期指標的概念大約成形於25年前任職於航太小組時的想法,主要是反思當時政府推動產業運用了許多政策工具(當然現在還是),認為政策工具下去,有一天(但不知道是哪一天)產業就會成長茁壯;但卻很少思考產業發展的成敗操之在產業的份量多,而歸責於政府的份量少;且政府的政策工具必須依照產業的發展階段,適時的調整,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而不是政策工具一體適用於各產業、以及產業的各個階段。
既然塵封這麼久,且產業分析與本Blog的調性不合,為什麼今天又拿出來整理?主要是最近接觸一些政府智庫或政策推動者,他們被要求探討我國的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甚至預估產值,完全沒涉及(或淺淺的涉及)政策工具以及產業現況;產業未來的形貌完全是智庫或政策推動者自己腦補的;當然也就沒探討由現況到未來理想形貌的路徑圖(roadmap);由於最近好幾次接觸到智庫或政策推動者在規劃產業發展策略,我想這也是政府一直在做的工作,也是他們的職責,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好的思維,對我來說就是一直畫大餅;因此,不揣淺陋將塵封已久的想法寫出來,也許不一定對,但做個參考也是好的。
至於各產業各階段適當的政策工具則留待下回分解,也許永遠不會寫。
最後,要提醒一句,這不是學術文章,只是整理我過去的一些想法,在理論與架構上並不嚴謹,參考就好。
參考資料:
Moore, G. A. (2000, 陳正平譯), 跨越鴻溝,臉譜。
Porter, M. E.(1996, 李明軒,邱如美譯), 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