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之「企業研發管理的策略訂定架構」中說明企業在訂定研發策略的過程中所應思考的項目,包括企業核心能力與核心業務的辨認與盤點、產業科技的發展預估、競爭者技術能力的比較…等等;企業參酌這些項目確認其可以「安身立命」的經營疆域,進而規劃在此經營領域中新產品開發與新事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以及企業在市場中技術的競爭姿態;接著依照技術的不足以及技術策略的重點規劃技術的開發項目,並擬定短、中、長程計畫,投入資源,按部就班地依序完成。
然,事實上企業在作成研發活動規劃(重點方向、資源投入、…)的過程中還受內、外在環境及資源與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調整;這些因素包括企業的經營績效、研發的動機與驅動力、企業的偏好、以及產業的結構等等,在在影響企業研發活動的作為,如圖所示。
圖、影響企業研發活動的因素
以下即簡要說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企業的研發活動:
1. 企業的經營績效:
可以理解當企業的經營績效好的時候,包括:企業的利潤、銷售額的成長、市場佔有率、企業的規模、健全的資本結構,則不但企業可用的資源相對較多,且企業上下的信心也比較強,自然比較願意投入較高的資源於研究發展方面。
2. 企業從事研發的動機與驅動力:
企業從事研發的工作除配合企業經營策略的需求開發新的技術、產品與事業外,企業在經營上仍面臨某些不得不然的外在驅動力,例如為符合政府新的(環保)法規,而必須研發新的環保型製程技術以減少有毒廢氣、物的排放與產生、開發新的環保回收材料、建置新的防污設備…等等;或是為提升產品品質、產品良率或生產效率而進行的品質精進計畫以及設備更新與效能提升計畫;此外,企業亦可能因為政府的租稅獎勵措施或實質經費的補助,而投入產業研發的工作;雖然此種為獲得補助而進行研發的動機有點「怪」,但卻是產業中普遍的現象,也符合政府擬定相關獎勵辦法的精神。
3.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對企業是否從事研發活動的影響也相當地大,包括以下的項目: (1) 市場成長率:當市場還在大幅成長的時候,代表此一市場還充滿著機會,顧客需求還有未滿足的地方,企業在市場成長的誘因下,較願意投入研發活動,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2) 產業進入障礙:這可以由兩方面來說,若企業發覺企業投入研發可以有效地增加產業的進入障礙,基於降低潛在進入者進入的誘因,企業往往會加碼研發,以高築進入障礙;另一方面,若企業決定要進入某一產業,但不幸地發現進入此一產業的進入障礙很高,則企業往往被迫投入相當地研發資源以突破障礙; (3) 差異化:若產業的競爭激烈,企業必須尋求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方能獲得生存的機會,則企業會在壓力下積極地投入研發以尋求較競爭者更為凸顯的差異化技術; (4) 產業技術發展與競爭的機會:企業若發現產業在其經營的領域中,技術還有發展以及與競爭對手在技術上一較長短的機會,且企業可從而獲得額外利益的時候,則企業會積極地投入研發的工作,以獲得較有利的競爭地位; (5) 市場集中度:若產業內的企業間競爭激烈,企業為避免淘汰則必須投入相當的研發資源,以跟上產業的腳步;反之,很弔詭的情況是當市場由少數幾家企業所主導的時候,也就是集中度高的寡佔市場,產業內企業投入研發的活動反而不積極,這可能是因為產業內競爭較不激烈的原因所致。
4. 企業主的偏好與企業可用的資源:
當然企業是否會從事研發?從事何種的研發?以什麼姿態從事研發?與企業主的偏好與企業可用的資源息息相關,若企業可用的資源豐富(包括資金、人才與合作網路)則企業會從事較廣泛的研發活動;反之,若企業的人才與資金不足則企業有心無力,自然必須選擇少數幾項技術發展;此外,企業主的偏好亦能左右企業研發的策略;若企業主喜好自己動手,則企業的氣氛自然偏向由內部自行研發;反之,若企業主貪求速成,則企業會傾向向外界技轉技術或合作研發,而不會花心力自行研究。
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影響,企業研發活動的決定並不如想像中的單純,往往是各種外在與內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然而,研發活動往往需要許多年辛苦的耕耘方能獲致「點滴」的成果,因此,在擬定企業研發活動的時候不但要謹慎,且眼光要看得遠,方不至於研發方向與規模改來改去,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