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企業無法在舊的市場與既存企業競爭
新創企業是無法在現有的市場與既存企業競爭,這是因為既存企業瞭解他們所服務的顧客/使用者的一切一切,例如:他們是誰?他們的需求?他們在哪裡出現?他們喜歡在哪裡購買?如何打動他們?他們對你提供的產品/服務的價值評價?…等等;既存企業也很瞭解他們的獲利模式(商業模式),知道怎麼運作可以穩定獲利;且既存企業經過多年的磨練,以形成一套可運作且熟練的經營實務,可快速複製、快速因應;這些都不是新創所擁有的資產或能力;因此,我們預設新創企業必須立足在為使用者/顧客創造新的價值上,也就是市場上其他業者尚未提供、無法提供、或不願提供使用者/顧客的價值上;圖一即說明新創企業與既存企業位於圖一的不同象限;新創企業位於不清楚使用者/顧客需求與不具備企業經營能力的第三象限,而既存企業則剛好相反,處於清楚使用者/顧客需求與具備企業經營能力的第一象限;因此,新創企業直接面對面與既存企業競爭是沒有勝算的。
圖一還列出專業經理人/連續創業家的定位圖,不論專業經理人/連續創業家都具備經營能力;但對新價值而言,他們對新的使用者/顧客之需求與商業模式都還不清楚或不確定,因此屬於第二象限。
圖一、新創企業必須遠離既存企業的市場,否則難以生存
然圖一顯然有個疑點,專業經理人與連續創業家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族群,這樣的劃分,將他們納入同一個象限不也太奇怪了。
對的,是很奇怪!
連續創業家與專業經理人間的區別在於心態(思維)的不同
之所以會這麼奇怪是圖一少引入了一個軸向,心態(思維)!也就是「有效邏輯」與「因果邏輯」的思維(有關「有效邏輯」與「因果邏輯」的討論請參考創業家的有效邏輯(effectual logic)思維);也就是,具有有效邏輯的人在面對未知、障礙的時候,會先運用手邊的資源與工具試試看,在過程中不斷的找資源、與人(資源)連結,創造新的可能;而具有因果邏輯的人則在面對未知、障礙的時候,會思考應該怎麼解決,手邊擁有的資源與工具是否足以解決這個障礙、或掌握未知,如果能,就會去做;如果不能,則會先找資源,等資源差不多到齊之後才開始著手解決;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對待困難、風險等負面險阻的態度,前者面對險阻時會正面以對,包括(但不限於):接受資源不足,願意先運用手邊的資源與工具開始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再找資源補強之;當有不利突發事件發生時,願意正面看待危機,化危機為轉機;後者(因果邏輯)則在行動過程中不希望有突如其來的逆鱗;當有不利突發事件發生時,以發生問題的角度看事情,並解決之;且大部分不會(想到)化危機為轉機,他們希望面對的事物是可控的;當不可預測的未來發生時,往往心神不寧,期待快快解決、度過,或將未來的變數降至最低,以控制風險。
而圖一所顯示的連續創業家在這裡我們預設他們是多次創業,也許成功、也許失敗,但他們總是放飛他們那顆為使用者/顧客創造新價值的心。
由於心態(思維)的不同,因此適用的情境也不同,如圖二所示;就專業經理人而言,最適合在既存企業任職,其面對的是一個熟悉且可以掌握的環境,所遇到的問題大都可以藉由預測、分析,找出解決之道(第三象限);但面對不可預測的情境時,預測、分析就派不上用場,以致於「因果邏輯」的腦就難以運作了(第二象限);反之,創業家(或連續創業家)面對的是不可預測的環境(或者說還不是很清楚的環境),需要創業者發揮探索、發掘、創造才能弄清楚或理出條理、或另闢戰場、開創新局,因此擁有「有效邏輯」的腦才可運作(第一象限);至於「有效邏輯」的腦在面對可預測的環境時,則無法如專業經理人般的展現專業與效率,因此在這種情境下與他們競爭時,往往處於劣勢,難以與之競爭(第四象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創新型的新創企業在壯大之後,董事會往往會要求創業家找一位負責日常事物的CEO來經營,因為他們對於1到∞的經營效率與專業方面都遠比創業家來得強。
圖二、有效邏輯腦與因果邏輯腦適用的情境
不論是有效邏輯或是因果邏輯,這樣的心態(思維)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嗎?
簡單的說,當然可以。
要培養企業經營的因果邏輯與知識,一般的商管學院(或企業管理系)或MBA(EMBA)都有教,這個問題不大;其實幾乎所有的專門學科都是以因果邏輯的思維在運作的(藝術不在內),只是所著重的專業領域不同罷了;然建構有效邏輯腦,則需要在實踐中慢慢內化的,因此建議以行動導向的創業學程(例如虎尾科技大學之前的圓夢與深耕創新創業學程,請參閱:本blog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文章)培養之;一般開在商管學院的創業管理課程則還是教一些知識或理論,對培養有效邏輯的心態幫助不大,因為商管學院的課程大都強調某個領域的規劃、檢討、改善以降低風險。
就一般背景的學生(例如理、工、醫類科)而言,經過創業學程的洗禮,由知道、體驗、到並內化一個產品/服務由概念漸次發展到獲得使用者/顧客青睞的過程(也就是由–>1的過程),並在過程中建構有效邏輯的腦;其次再學習商管相關知識、專業,以具備新創事業的基本能力;若已經是商管背景的學生,則藉由學校所傳授的知識即大致已具備企業經營管理基礎能力,剩下的就是藉由創業學程培養有效邏輯的思維,以及學習從零到有(0–>1)的過程;創業學習路徑如圖三所示。
圖三、創業學習路徑圖
特別要說明點是,精實創業所建議由0–>1的創業過程,如圖三所示,是因果邏輯,不是有效邏輯;精實創業(圖四)思維的本質是在降低創業的風險,更精確的說是在沒有確定你產品/服務獲得使用者/顧客青睞之前,你的創業團隊什麼都不是,只是臨時組織,直到產品/市場契合之後,才能、也才需要成立新創企業,將你的事業做大,這時才會吸引創投投資你,因此這個思維邏輯是因果邏輯;但在操作時,學生會體會到挫折,調整經營方向、找資源、…等等過程,進而培養有效邏輯的心態與思維。
圖四、精實創業所建議由0à1的創業過程
因此,創業學程藉由精實創業所建議的創業過程(圖四)為載具,以行動導向學習的方式建構學生面對險阻時的有效邏輯腦。
當學生(或想創業人士)創業準備度高時,當找到好項目、想創業時,透過圖四的精實創業程序即可展開創業的旅程,如圖五所示。
圖五、當創業準備度高時,透過精實創業的程序即可展開創業的旅程
再次回顧Sarasvathy的有效思維原則
我們回看一下Sarasvathy(2008)的有效思維的5原則;她的研究顯示,所有的創業家都從三類工具(他擁有的資源、他會的方法、他具備的專長)開始他的創業旅程(我想這也可以進一步推演成解決問題的方式)(原則1);然後在過程中,尋找策略伙伴(策略夥伴原則)(原則4)、善用突如其來的事件(善用偶發事件原則)(原則3);在心態上則監控事態發展,而不是預測(飛行員原則(The pilot-in-the-plane principle))(原則5)、以及關注下行風險(可承受損失原則(The affordable loss principle))(原則2)(註一)。
然審視Sarasvathy的有效邏輯的5項原則,可以發現這5項原則也不只是有效邏輯的腦所特有;其實因果邏輯的腦至少也具備部分特質,例如:從他擁有的資源、他會的方法、他具備的專長這三類資源開始他們的解決問題旅程(原則1)、尋找策略伙伴(原則4)、監控事態發展(原則5);甚至因果邏輯的腦在關注下行風險(原則2)這方面比有效邏輯的腦做得更好;恐怕只有善用突如其來的事件(原則3)心態上有顯著差異。
實際狀況可能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擁有部分因果邏輯的腦與部分有效邏輯的腦的組合,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圖六所示;甚至Sarasvathy的研究所探討出來的原則,兩種腦也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圖六、大部分的人都兼具因果邏輯與有效邏輯特質,只是程度不同
結語
雖然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兼具因果邏輯與有效邏輯特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就學理而言,我們還是可以將有效邏輯思維與因果邏輯思維的腦強力區別開來,如表一所示,表中的對比項目我就不一一說明了,請自行比對;但最後一列我列出適用對象;有效邏輯我列出創業者(當然)與研究人員,因果邏輯我則列出專業人員(當然)與工程師;前者(創業者、專業人員)很好理解,但研究人員與工程師呢?
表一、有效邏輯思維與因果邏輯思維的差異比較
研究人員(也包括大專院校的教師)他們的工作就是探索學術未知的領域,因此,我認為他們也以有效邏輯的腦來處理學術的問題,尤其是當實驗或研究發生與之前預想很不一致的地方,先是一陣錯愕,緊接者也許是歡欣鼓舞,因為很可能新的理論、新的發現被發現了;工程師(從定義而言,他們也是專業人士)則囿於工作的結果很明確,因此他們在執行計畫、面對問題、使用的資源與工具、…等等都很慎重,也就限制了他們揮灑的空間,趨向因果邏輯的行事作風。
但您也許會很奇怪,既然研究人員(也包括大專院校的教師)使用有效邏輯來做研究,那他們在開發出有價值的東西之後,為什麼不創業?腦袋又回到因果邏輯呢?
前面有提到過,我認為大部分人都是兼具因果邏輯與有效邏輯特質的;再衍生一點,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在各個不同面向(職業、研究、生活、興趣娛樂、…)所呈現的因果邏輯與有效邏輯特質也會不同;就研究人員(也包括大專院校的教師)而言,他們也許在學術上很有效邏輯,但在生活、金錢、興趣娛樂、…等方面則可能很因果邏輯;反之,專業人士、工程師也許在工作上很因果邏輯,但在生活、金錢、興趣娛樂、…等方面也許就很有效邏輯。
總而言之,有效邏輯(創業家)與因果邏輯(專業經理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對執行計畫可掌握程度的態度、面對機會與風險的態度,以及願意與尋求改變的態度有明顯的差異。
最後引用之前我們虎尾科技大學三創學程「創業家與創業精神講座」常邀請的創業家小鎮文創的創辦人何培鈞常說的一句話:「沒機會,做到有機會為止!」以及小路映画工作室的創辦人黃米露常說的一句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來闡述創業家勇於面對的心境。
註一:
我不知道原則2(關注下行風險)是Sarasvathy對創業者提醒,還是由她的研究發現;我認為Sarasvathy(2001)的研究對象是具有倖存者偏差的,她的研究對象為:分布美國13個州的30位創業家,事業營業規模由2億美金到65億美金,至少擁有 15 年以上的創業經驗、多次創業成功或失敗,以及他的企業至少一次 IPO;也就是說這些至少IPO一次的企業,會很小心照顧他的企業與風險,將風險控制在他可承受的損失範圍之內,那些勇往直前不顧一切,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的創業者可能就不在她的訪問樣本之中。
衍生閱讀:
Sarasvathy, S. D. 2001, What makes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The Darde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ontingenc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6, No. 2, 243-263.
Sarasvathy, S. D. 2008. Effectuation: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創業家的有效邏輯(effectual logic)思維,https://management-of-innovation.blog/entrepreneurs-effective-logic-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