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廣技術地圖已經超過10年,也協助許多企業(組織)導入技術地圖,根據我的經驗,綜整出以下幾點觀察。
1. 已有企業或研究單位導入技術地圖
在我開始接觸技術地圖時,台灣知道技術地圖的人不多;約末在同一時期生產力中心也注意到技術地圖(他們叫技術藍圖;有些單位稱之為技術路徑圖;大陸稱之為技術路線圖)的工具,並引進劍橋技術地圖T-Plan的步驟(我的技術地圖步驟也是由T-Plan增補而成),開始在臺灣推廣;漸漸的政府也注意到這個工具,並要求各產業也要進行技術地圖的製作,也就是產業技術地圖(請參閱:什麼是產業技術地圖?它又有什麼特點?)。
目前產業技術地圖的手法應在政府研究法人中落地生根,推行無礙。
而我與企業接觸的過程大概可以感受到我國的企業已經注意到技術地圖的工具,並嘗試自行於內部導入技術地圖,以為己用;但是否廣泛使用,則可能還沒有。
2. 需高階研發主管親自帶領計畫,否則難以成功
就如同企業導入其他管理工具一樣,技術地圖的導入也需要高階主管關懷的眼神,甚至親自參與。
由於技術地圖的製作涉及市場(顧客)資訊、技術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的確認、資源的分配、…等等,因此相較於其他管理工具,技術地圖更需要跨部門的同心協力始克全功;若高階主管以為他只要下令,技術地圖即會由下屬通力自動完成,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總而言之,技術地圖需要高階主管親自帶領導或時時投入關懷的眼神,否則難以成功。
3. 總是想不花心力就能獲得周延的成果
如前所述,技術地圖的製作涉及市場(顧客)資訊、技術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的確認、資源的分配、…等等,因此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且環環相扣;因此,實際的工作人員想要不花心力就想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是不太可能的。
也因為如此,許多技術地圖的成果都不被高階主管稱許,不知道是他們覺得技術地圖無用(也不過如此)?還是怪罪他的屬下沒有認真做?
4. 對專利或文獻專研不足
為掌握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技術的競爭強度,需進行技術的深入分析,而專利與技術文獻的研讀即成為重要的手段;雖然目前坊間有許多專利與文獻分析工具可以運用,然由於研讀專利與技術文獻是一件辛苦的工作,許多企業(組織)在進行技術地圖製作時,幾乎都選擇跳過不做,僅憑自己有限的知識進行技術發展趨勢的「想像」,嚴重減損技術地圖的效益。
5. 對市場的趨勢掌握度不足
同樣的,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顧客需求的變化也是做好技術地圖的重要工作,甚至更為重要;因為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顧客需求的變化才能跨出技術地圖的第一步;若沒有完成此一步驟,後續的步驟都不必談了;且有些企業的產品更重視市場與顧客的變化與需求,甚至技術地圖僅作到不涉及技術的「產品發展地圖」即可;因此,更顯掌握市場與顧客資訊的重要。
然在接觸眾多企業時,發現許多企業對市場外的發展趨勢與顧客需求並不清楚,導致技術地圖的第一步都跨不出去。
6. 相關管理或工程工具運用生澀
技術地圖的製作需要用到許多管理或工程工具,例如(但不限於):策略規劃、SWOT、技術預測、產品設計與功能方塊圖展開、品質機能展開、技術樹、專利分析、核心技術盤點、甚至TRIZ…等等。
這些先備的工具若企業(組織)不熟悉,則在製作技術地圖的過程中還需花時間從工具學起,導致學習一個不熟悉的工具又引入另一個需要學習的不熟悉工具,增加製作的困難度。
7. 沒耐心漸次建立專屬的技術地圖步驟
技術地圖涉及運用眾多工具,層層展開、且環環相扣,一次導入太多「額外」的工具,會讓技術地圖的製作難度增加。
因此,企業(組織)導入時,我們會建議做幾個循環;首先(第一次)運用簡單的工具與手邊有的市場/顧客/技術資訊快速進行簡要的技術地圖,讓參與者「體會」技術地圖的精神與步驟,對技術地圖有個清楚的認知,並瞭解技術地圖在企業(組織)的效用;其次(第二次)則給予較長的準備時間,讓參與者蒐集或研析有關市場/顧客/技術的相關資料,同時按部就班由市場/產品/技術/資源配置等步驟依序完成技術地圖的製作工作;接著檢討這個版本的技術地圖是否滿足企業(組織)所需,若需要調整(大部分都需要),則依照企業(組織)對技術地圖的特殊需要與後續的用途,進行導入步驟的調整;最後(第三次)則針對企業(組織)客製化後的技術地圖開發專屬的製作步驟,並依此進行新一輪的技術地圖的製作,以滿足企業(組織)的目的。
8. Follower心態
企業(組織)製作技術地圖的重要目的之一為領先競爭者進行產品與技術的佈局,以在市場上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然企業導入技術地圖時,主事者(實際的工作者)往往參照其他企業(組織)現行的作法,推想他們的產品與技術的動向,作為自己製作技術地圖的參考藍圖;這種沒有自我企業(組織)對市場/顧客的深層體悟以及自主技術的開創性,那麼所做出來的技術地圖一定沒有什麼新意,將來的產品也只能跟著其他業者的腳步前進。
9. 以為技術地圖等同「創新」
技術地圖為未來產品/技術的規劃工具,它將企業(組織)的市場(顧客)/產品/技術等的知識有條理、合邏輯的整理成大家共同理解的文件/圖檔/表格;企業(組織)提供什麼樣資料/資訊(input)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output);它(技術地圖)不會產生創新的構想、具競爭力的技術,它只會忠實反應企業(組織)所給予的資料。
許多企業高層看到技術地圖的成果,往往因為裡面沒有創新的含量,感覺沮喪,有時他們會怪罪參與者不夠投入,但有時也會覺得技術地圖沒啥用,導致對技術地圖興致缺缺。
10. 成本效益未能顯現
由於參與者對技術地圖製作的生澀、市場(顧客)/產品/技術等知識的缺乏、甚至投入不足導致技術地圖的品質不佳;或者製作出來的技術地圖也沒真正受到企業(組織)重視而被運用;且技術地圖往往是規劃未來需要開發的產品,以及發展的技術,效益要等到未來才能顯現,現階段還看不出具體的效益。
對講求當下拼生死的企業環境,這種未來才能產生效益的工具,往往不受企業主的重視。
11. 沒給予技術地圖足夠的製作時間與消化
許多企業在導入技術地圖時,往往將之視為嘗試性的活動,導致參與者實際真正能投入技術地圖製作的時間很少,甚至對參與者而言是另一項額外的工作負擔,導致他們會以交差了事的心態完事;事後主管詢問他們對技術地圖的「體會」時,他們很可能有意無意的回答說:對企業(組織)的助益不大。若主管聽進去,他們就少一項苦差事需要執行。
以上,簡要的整理我對臺灣導入技術地圖的觀察;但這只是我的觀察,不一定正確;我也知道有些企業(組織)在與我合作之後,自己默默的在內部推動執行,由於我是外人,有成果也不會特別告知,因此我對企業實際的執行狀況並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