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地圖係以未來技術的發展為規劃標的,因此技術預測即成為技術地圖必備的重要工具;然預測未來的技術涉及大量人力與物力的投入,且過去我國並未累積足夠技術預測的實務經驗,因此在推動技術地圖製作時,技術預測的工作往往成為計畫推展不順利的重大瓶頸。
然深入探討學者對技術預測的詮釋,可將技術預測定義為:「就『有效用』的機器設備、生產製程或技術能力,進行一種『邏輯性與系統性』的分析,對其『未來的績效水平』所進行的合理推測」;包括以下要點:
- 係以機器、製程與技能等有市場(商業)價值的技術為對象;
- 強調分析的邏輯性與系統性;
- 以未來的績效水平為預測重點,並不陳述(探討)技術水平是如何達成的,亦即不探討使用何種技術;
- 與決策相結合。
其中第3.項的陳述:技術預測「以未來的績效水平為預測重點,並不陳述(探討)技術水平是如何達成的,亦即不探討使用何種技術」,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技術預測的結果,往往是技術績效水平隨變數(常見的變數為時間或累積產量)的變化曲線,形式如圖一所示。
圖一、朗訊科技(Lucent)手機的產品功能驅動因子預測圖
接著技術地圖的製作者依據圖一的結果,推演出產品模組技術地圖,如圖二所示。圖中將手機各個主要模組一一呈現在縱軸上,而橫軸則為時間軸幅;每一模組可以以一連續的長方形模塊呈現,上面標示主要功能規格的目標值;但也可能由為數不等的長方形模塊所組合,每一模塊亦標示主要的功能規格;前者代表在規劃的時間軸幅上延用既有的技術,提升模組的功能績效,並未採取「斷代」的新技術;後者則代表在規劃的時間軸幅上採用了新的技術,造成技術的不連續。且亦有些模組在未來會結合為一,成為整合性的多功能模組。
圖二、手機主要模組的技術發展地圖
檢視圖一與圖二,期望技術地圖的製作者僅由產品功能未來之績效水平的局部資訊(不涉及技術相關的資訊)來推演或指導產品各模組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因此,前述第3. 項的陳述不但大幅限縮技術預測的範疇、無法滿足運用者對技術預測的期待、且無法給技術地圖製作者清楚的方向與輪廓;也就是技術預測僅對市場或產品功能驅動因子之技術績效指標之發展趨勢給予建議,至於產品架構的走向?未來何種技術會勝出?未能給予指導,這些指導包括產品架構的演化、新功能的增加、各次系統間互動關係的變化或整合、主流技術間的替代關係、…等等,而這些卻是技術地圖最重要的地方。因此為強化技術地圖的成效,有必要引入新的工具將兩者鍵結起來。
專利分析或科技文獻分析法的學者使用文字探勘(text mining)、網路分析(networking analysis)…等等的方法,分析技術間的關係以及探究新興技術的發展,以發掘未來的技術,並預測新舊技術間替代的可能性;這種技術分析方法往往將重心放在技術,而非由技術所促成的產品(或模組),大都沒探討為什麼這些產品(或模組)要使用新技術的原因,新技術會為現有產品提供哪些新的功能,或大幅增加效率或降低成本。這種將重點放在「解決方案」(技術)而不是「問題」(需求)的方法,並不是「正規」的作法,正規的作法應以需求為驅動力,由「問題」找「解決方案」方為正途。
從以上的闡述可知,由傳統之技術預測方法所獲得的市場或產品功能驅動因子到專利分析或科技文獻的技術解決方案之間尚有一道鴻溝—「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的具體表現則為「產品功能架構」以及產品功能架構的設計方案—「產品軟硬體架構」;也就是要將未來之產品規劃與技術發展完整結合,必須將「市場與產品功能驅動因子的未來發展趨勢」(傳統的技術預測)、「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產品功能架構與產品軟硬體架構的發展趨勢)以及「技術發展趨勢」(專利分析與科技文獻分析)等三項完整的結合,方克全功。
創意問題解決理論(TRIZ)之重要分支—技術演化趨勢(trends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以及相關的系統化創意問題解決工具提供有用的線索,包括知識/效用工具、八大演化法則、33條演化線(詳見拙著之「技術地圖實務精要」)。
圖檔複製自:
Albright, R. E., 2002, “How to use roadmapping for global platform products”, PDMA Visions, Vol. XXVI No. 4, pgs. 19 – 22, http://www.albrightstrategy.com/ papers.html, accessed on May, 15,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