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參與創業講座,往往會聽到很多的論點;有些論點由不同的創業領域專家(創業家、顧問、創投)重複說過很多遍,讓人深信不疑;有些論點一聽之下,不禁讓人心中打一個問號,是這樣嗎?這些論點也常在我腦中盤旋,揮之不去。以下試圖討論一下,這些論點。
1. 創業的風險很高,十之八九都會失敗。
當然創業的風險很高,隨便一不小心就收攤了;但我們也看到市場上賣同樣東西的業者也很多,他們不是都活得好好的,這又怎麼說。
基本上,我認為要看「創業風險很高」這句話是誰說的?或誰統計的?如果是創投說的、是創投統計的,我認為是這句話是對的。因為創投追求的是高報酬;一般而言,高報酬就伴隨著高風險;您提出一個大家都沒見過、也沒想過的創新東西,拿到市場上去賣,當然需要一點時間(也可能很長的時間)才會讓顧客感覺到您的東西真得好,市場才打得開;或者您的創新想法不錯,但花了很久的時間、投下無數的心力,卻無法實際低成本地將東西做出來,也許是技術無法突破、也許是生產成本太高,總之無法將創新的想法商品化就對了;不論是什麼原因,創業的風險都很高。
但,在創業的市場上卻不是這樣;許多創業者做的是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業,而不是全新的想法;也許是發覺顧客未被滿足的需要,將現有的東西改良;也許上發覺供應鏈上未被滿足的需求、…等等;這些的創業風險,我認為就沒有那麼高。所以設計思考是很重要的,藉由觀察看到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或藉由觀察發覺顧客的生活脈絡、社會脈絡、或文化脈絡,以提出新的訴求。沒有做到這一點,您做的東西與市場上現有的東西或服務都一樣,您就沒有條件與現有的業者競爭。
創業教育可以大幅降低第二項的風險;但無法避免第一項風險,甚至只能降低一點點的創業風險。
2. 成功的路無法複製;失敗的路可以分享,以降低創業的風險
開創一條沒人走過的路,其成功的道路是前無古人,故無法複製的,必須自己摸索;但如前所述,如果人家創業成功,我們循他們成功的道路,但有運用在不同的產業、領域;或經過設計思考,發覺前人的盲點、顧客未被滿足的地方,則我認為我們還是可以大致上依循前人的路。
至於失敗的路可以分享,這點我同意;但大張旗鼓的進行創業失敗分享會,就沒有必要了;讓創業失敗的地方非常多,一不小心踩空就會倒閉;分享創業失敗有什麼意義,別人失敗的地方,不一定是我失敗的地方。
郭台銘說:創業成功會讓我們大意(驕傲、任性)、創業失敗會讓我們警惕;這句話基本上是對的,創業失敗會讓我們以後創業時,小心翼翼,以免重蹈覆轍。
但,有人說,創投選創業團隊的條件之一就是看團隊創業有沒有失敗過,如果沒有,就不投;如果以郭董的話來解讀,也許有些道理;沒有失敗過的創業團隊,還不知道市場的風險,故在創業的過程中容易踩空失足;但,有聽說創投以創業失敗的次數作為投資的指標,失敗愈多,愈想投資這個團隊;這就有點過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