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M對新產品開發管理的建議文章中,我們整理了2007年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所出版的《軟性製造》這本書的小部分內容;IBM認為企業如果想在短期內開發多種產品,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把用於產品的促成技術的開發與產品的開發分開來進行;企業先完成促成技術的開發,一般稱之為「框架」,等日後再把「元件」裝入「框架」裡;其中所謂的「元件」係指由軟體與硬體整合而成的功能模組;它是以「再利用」為前提,也就是已用過多次或驗證多次,確保沒有任何問題的產品組成單元;只要把它們組合起來,就能讓產品發揮基本的功能;所謂的「框架」,又可稱之為架構平台,即是由關鍵「元件」(軟硬體功能模組)所組成的產品架構;當開發新產品使用過去已證明功能齊全、可靠度高、環境韌性高、…的「元件」時,產品驗證時只需要驗證新開發的元件以及由元件組合成產品的整體功能與性能即可,產品開發的速度就可以變得很快。
由於該文的重心是介紹IBM所建議的新產品開發管理的架構,故未對「框架」(產品架構平台)與「元件」(軟硬體功能模組)做進一步說明;因此,本文進一步補充相關的觀念。
一、「產品線」與「產品組合」的差異
「產品線」與「產品組合」為不同的觀念,所謂「產品線」是指使用相同或類似要素的產品所組成的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往往由同一個「產品架構平台」所發展出來,它們使用相同的技術、元件、甚至外觀,但在功能水準上、體積上、品質上、價位上…等稍有不同,以提供顧客不同的選擇與升級(upgrade)的機會;如圖一為英國知名音響公司Musical Fidelity早期所開發的A類綜合擴大機,由二十瓦(型號A1)、五十瓦(型號A100)、及兩百瓦(型號A1001)所組成;此外並推出限量簽名版A1X;這些產品具有相同的外觀、使用相同的技術,但提供不同的輸出瓦數供顧客選擇與升級,我們可以稱這系列的產品使用同一個產品架構平台。
圖片來自:Musical Fidelity網站;http://www.musicalfidelity.com/products/index.html
圖一、Musical Fidelity A1綜合擴大機產品系列
而「產品組合」與「產品線」是不同的概念,產品組合係指單一廠商所提供相互關聯性的產品,以滿足顧客消費的需要,例如消費者想聽音樂,則需要擴大機(又可分為前級、後級、綜合擴大機、耳機擴大機、MC/MM擴大機;電晶體或真空管)、CD播放機(或唱盤)、揚聲器(喇叭)、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DAC)、收音機、訊號線…等等。圖二同樣是英國音響公司Musical Fidelity所推出的產品組合,其中包括各種大小瓦數的擴大機、CD播放機、揚聲器、數位類比轉換器、訊號線、唱盤、收音機…等等;這些產品係為滿足顧客一次購足的需求而設計的,然這些產品也許有相似的外觀與產品價位,但並不分享類似的技術,也就是它們不屬於同一個產品架構平台所發展出來的產品。
圖片來自:Musical Fidelity網站;http://www.musicalfidelity.com/products/index.html
圖二、Musical Fidelity 部分的產品組合
二、「產品架構平台」(引伸為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專有名詞)
本文的重點鎖定在產品線之系列產品(也就是使用相同或類似的技術、元件、甚至外觀,但在功能水準上、體積上、品質上、價位上…等稍有不同的系列產品)共同要素的集合,尤其是由「基本技術要素」所呈現的「產品軟硬體(功能)模組」,這些共同要素的集合稱之為「產品架構平台」;「產品架構平台」不是一項可以在市場販售的產品,而是一項技術或功能組合的概念,例如PC的產品架構平台技術即是微軟的Windows 與 Intel的CPU,或統稱為Wintel;這兩項技術或關鍵元件決定了個人電腦的形貌、也決定了PC的演進;當這兩種關鍵元件之一有重大改版的時候,周邊的軟硬體必須跟著改變,否則無法在此系列產品中使用。
產品架構平台中的關鍵要素構成企業產品差異化或多樣化的基礎,企業以產品架構平台為出發點,調整這些要素的屬性,以滿足市場不同顧客的需要。例如TFT液晶電視,製造者可以藉由調整螢幕的尺寸,由19吋到42吋,而發展出同一系列不同尺寸與價位的產品線,以滿足市場不同顧客的需要;其中液晶技術即構成產品的技術平台,而尺寸大小只是屬性的擴大或縮小而已。
與之相關的名詞有「技術平台」與「產品平台」;前者係指該產品線所使用的技術的組合,尤指先進具競爭力的技術而言,因此往往與「專利組合」的觀念掛在一起。
至於「產品平台」的定義,則工學院與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定義不同,在工學院係由設計與組裝的角度出發,其定義為:產品平台是產品線中的共同或基本元件所組合而成,尤指由基本架構部件所組合而成的一個共用的平台;以汽車為例,汽車的底盤即是其車體組裝的產品平台,同款的車子均利用相同的底盤,再根據車款設計的要求裝配其他的零組件於其上。理想中,一設計優良的產品平台可裝配不同的模組,而不需對平台本身進行任何改變;因此產品平台在工學院的觀念為產品線共同的元件或模組所組合而成;至於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對「產品平台」的定義則由競爭或策略的角度出發,其定義往往是指決定產品形貌的技術架構,與技術平台的觀念較為接近;因此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對產品平台的認知是形而上的、可供差異化的,以滿足顧客需求或作為市場競爭的武器;為避免混淆,特將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對產品平台的定義稱之為「產品架構平台」作為區隔。
三、「產品功能架構平台」與「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
若再細分下去,「產品架構平台」又可分為「產品功能架構平台」與「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前者由功能面出發,將顧客的需求轉換為產品的功能,例如汽車的設計由顧客對用路狀況的需求,而設計具有地圖、導航、壅塞顯示、定速駕駛、跟車駕駛、自動停車…等等的功能;將顧客對該產品所有的需求轉換為產品功能的需求之後,所建構的產品功能體系即稱之為「產品功能架構平台」,以提供工程師據以進行後續的產品設計;至於「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即為將「產品功能架構平台」所要求的功能經過設計轉換成實體之後的產品軟、硬體體系,其目的為提供製造工程師據以進行後續的生產作業,我們將這個軟、硬體體系稱之為「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但將「產品功能架構平台」轉換成達成產品功能需求「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其間需要確認哪些是落實產品功能的關鍵技術,我們將需要特別關注的關鍵技術整合在一起,即構成所謂的「產品技術平台」;以上各平台間的關係整理如圖三所示。
圖三、各產品平台間的關係
圖三顯示,企業從顧客需求的瞭解構思滿足顧客需求的功能,並整合成「產品功能架構平台」,並由此平台構思本產品需要哪些軟硬體功能模組,並整合成「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接著構思需要哪些技術才能實現所需的軟硬體功能模組,同樣的將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即成為「產品技術平台」;而這個「產品技術平台」即是企業用以建構技術地圖與專利組合的基礎;在技術地圖的指導下,企業的研發單位進行技術開發,並完成專利佈局;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企業藉由生產製造即可建立工學院定義的「產品平台」,並在上面加裝多樣化的模組即成為系列的產品。
結語
本文介紹許多名詞,包括:「產品線」、「產品平台」(工學院定義)、「產品架構平台」(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定義),而「產品架構平台」又分為「產品功能架構平台」與「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並由「產品功能架構平台」的功能落實,衍生出「產品技術平台」等等;以上的闡述也許容易讓人混淆,但若能清楚瞭解圖三的邏輯架構,應可瞭解各平台間的關係。
圖四為之前介紹過的朗訊科技(Lucent)手機的產品技術地圖,該圖所呈現的即是產品軟硬體架構平台(詳請參閱:技術預測與技術地圖);圖五則為之前介紹過的產品平台與系列產品間的展開關係(詳請參閱:技術地圖只是一張圖嗎?還是一整份文件?);由此可知,產品架構平台為新產品開發(尤其是系列產品開發)與技術地圖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可不瞭解。
資料來源:Albright, 2002
圖四、產品架構平台為技術地圖不可或缺的要素
資料來源:張書文、戴華亭,2002,p50
圖五、技術開發與產品平台、產品系列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Albright, R. E., 2002, “How to use roadmapping for global platform products”, PDMA Visions, Vol. XXVI No. 4, pgs. 19 – 22, http://www.albrightstrategy.com/ papers.html, accessed on May, 15, 2007.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2007,軟性製造,商周出版。
張書文、戴華亭(譯),2002,產品設計與開發,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Ulrich, K. T. & Eppinger, S. D., 1999,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