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svathy(2001)所提出的有效邏輯說明了創業家的有效思維與專業經理人的因果思維很不一樣;Sarasvath在其後的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了創業家有效思維的5原則(Sarasvathy, 2008):所有的創業家都從三類工具(他擁有的資源、他會的方法、他具備的專長)開始他的創業旅程(原則1);然後在過程中,尋找策略伙伴(策略夥伴原則)(原則4)、善用突如其來的事件(善用偶發事件原則)(原則3);在心態上則監控事態發展,而不是預測(飛行員原則(The pilot-in-the-plane principle))(原則5)、以及關注下行風險(可承受損失原則(The affordable loss principle))(原則2);Sarasvathy的創業家有效思維對後來的創新創業教育起了指導性作用,課程的設計盡量將此5原則設計在課程的活動中。
但Sarasvathy沒說為什麼有些人會有創業意圖,他們的創業意圖從何而來?有些人就不會?什麼阻止了他們的創業意圖(或讓他們沒有創業意圖)?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我們首先介紹Ajzen的計畫行為理論,該理論為其與Martin Fishbein於1980年所發展的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的基礎下延伸而得,為目前詮釋人們行為意圖的重要理論;其次,我們將計畫行為理論套用到創業領域,以分析為什麼有些人有創業意圖,有些人則不會,例如:教師、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單位研究員、公務員、…等等?最後在創業的計畫行為理論的框架下,談談該理論對大專院校創新創業學程的啟發,並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為例說明之。
計畫行為理論(精簡自維基百科:計畫行為理論)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 TPB)是Icek Ajzen (1985) 在「從意圖到行動:計畫行為理論」一章中首次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是一種將信念與行為連結起來的心理學理論;該理論認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這三個核心元素共同塑造人們的行為意圖(理論架構如圖一)。
資料來源:Ajzen(1989):P252
圖一、計畫行為理論模式
其中:
1. 態度(attitude, AT)
指個人對特定對象或想法所反應出的喜好程度,或好壞評價;當其對行為的態度愈趨正向,其行為意圖亦將隨之提高;若愈趨於負向,行為意圖則隨之降低。
2.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
指個人在採取某一項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周遭重要他人(如父母、配偶、朋友、同事、師長…等)認為他應否執行該特定行為之壓力;當正向主觀規範愈強烈,愈容易促使其產生該行為的行為意圖。
3.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
指個人在從事某特定行為時,對於所需能力與外部資源的控制能力知覺;知覺行為控制可分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註)與外部資源;前者係指對於自己是否具有完成該行為能力的認知,後者則為個人對其可運用到的資源的難易程度的認知,此二者皆可能影響其採取某一行為之決定;總而言之,知覺行為控制是指一個人相信自己能夠執行特定行為能力的程度;也就是,知覺行為控制涉及個人對自己執行該行為能力的知覺;這種知覺會因環境條件與所涉及要執行的行為而異;計畫行為理論認為:當人們認為自己能夠成功地執行某項行為時,他們就有可能打算實施該項行為;反之,當人們認為他不能夠成功地執行該項行為時,他們就很可能不會執行該行為。
4. 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 BI)
指個人想從事某特定行為的傾向程度;亦即在行為選擇的決定過程中,個人是否有所行動的心理準備度;也就是個人是否願意努力嘗試或願意付出多少心力或代價,願意程度愈高代表意圖愈強烈;反之,則沒有意圖。
5. 行為(behavior)
個人在給定情況下針對給定目標的可觀察到的作為。Ajzen(1985) 認為:行為是行為意圖與知覺行為控制的函數;知覺行為控制可調節行為意圖對行為的影響,只有當知覺行為控制很強時,有利行動的意圖才會真正產生行為。
綜而言之,計畫行為理論認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三變項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意圖;若個人對某特定行為愈是抱持正面態度(態度)、周遭對其有影響力的人士愈是支持從事該行為(主觀規範)、且其對該成功執行該行為的信心愈強的話(行為控制知覺),那麼其對從事該行為的意圖亦將隨之提高(如圖一所示)。
葉盈君在「淺談計畫行為理論」將計畫行為理論簡化成三個淺顯易懂的詮釋:「我想不想(態度)、別人的看法(主觀規範)、以及我做不做得到(知覺行為控制)。」
以計畫行為理論解讀為什麼有人有創業意圖、有人則沒有?
我們以圖一架構的三個主要因素來說明那種人比較會比較有創業意圖?哪種人比較不會?即可一目了然:
1. 對創業的態度
有些人認為藉由創業可以為自己賺到大錢、有些人認為藉由創業可以改變世界、有些人認為為他人創造價值、有些人認為創業家的頭銜很酷,有這些想法的人,自然對創業有正面而積極的態度;若認為創業是風險很高的行為,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傾家蕩產,有這些想法的人,自然對創業持負面的態度,他們就不有產生創業的意圖。
至於大專教師、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企業的專業人士、甚至公務員,往往有很好的社會聲望、不錯的薪資、穩定的生活;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會認為創業需要跳脫現有的舒適圈、放棄很高的薪資,以致於會認為創業是一項機會成本很高的活動,犯不著惹這身腥,因此他們會傾向不去創業。
2. 周邊環境與重要關係人對你去創業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出身於經商的家庭,那麼對他有影響力的家人、親戚對創業竅門、人脈、資金、…等等都有一定的認知與資源,當然對其創業會採取比較鼓勵的態度;反之,大專教師、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企業中專業人士、以及公務員的家人、親戚都認為他們已經有不錯的工作,創業也不一定賺得比較多,似乎沒有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創業,以致於影響其創業的意圖。
3. 對創業的知覺行為控制
如前所述,知覺行為控制係指對於自己能否具有完成該行為能力的認知以及個人體認可運用到之資源的難易程度;若是連續創業家無庸置疑其對創業的行為控制的知覺是非常高的;對一位在職場打滾多年,其對經營事業的相關知識、能力、人脈與資源也是相當有把握了,因此其行為控制的知覺也是非常高的;至於大學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可想而知,其對創業的知覺行為控制是低的,因此要他們畢業就去創業是不現實的;但不可否認的有些職場新鮮人因為態度上太想創業而去創業,甚至還沒畢業就去創業,但這些創業大部分都是輕資本的創業,例如咖啡店、網路服務、資訊服務、…等等;在國外(尤其是美國、以色列),創業不代表要成立有規模的公司,有很多資訊、生物科技、…等的創業者在將產品達到產品/市場契合(product market fit)之後,就將公司賣掉了;因此,他們所認知的創業行為可能只需通過產品/市場契合的考驗即可,不一定需要成立有規模的大型公司。
至於大專教師、博士後研究、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他們的專長是研究,因此除少數外,他們對於創業所需的能力是欠缺的,也就是對創業的知覺行為控制是低的,這也說明大部分的大專教師與博士後研究、與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是不會去創業的。
這裡衍生一句,以這個因素(創業的知覺行為控制)觀之,現今的教育部鼓勵師生創業、博士後研究元去創業是不現實的。
綜合以上,藉由計畫行為理論的三項主要因素(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可以分析這個人的創業意圖,進而產生創業行為。
衍生一句,依據計畫行為理論可以清楚的解釋個人的創業意圖;同樣的,計畫行為理論也可以清楚解釋一個人對不同的創業項目有不同的創業企圖;譬如,幾乎所有的創業家大概如馬斯克一樣同時推動星鏈計畫與Space X計畫吧;因為對大部分的創業家而言,這些都計畫太難了,以致於他們對這些計畫的知覺行為控制感太低了,除了馬斯克之外。
有了以上的認知後,那對創業教育有什麼樣的啟發呢?
計畫行為理論對創業教育的啟發
我們還是從圖一的架構開始並配合自我效能的內涵,整理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發(如圖二所示):
圖二、計畫行為理論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發
1. 強化學生的創業的正面態度
可藉由課堂講授、個案研討、創業家課堂分享、參加創業展、…等活動,讓學生瞭解創業對社會、對自己人生的價值。
2. 建立鼓勵創業的主觀規範
不可否認的老師往往是學生最重要的參考對象,因此老師的對學生創業、挑戰、冒險、創造價值的鼓勵,皆會提升學生的創業意圖;當然,學校育成中心的經理、職員、創業學程的學長姐都是建立學生正面主觀規範的好伙伴。
3. 強化學生的創業知覺行為控制與降低行為難度的門檻
我們可以以自我效能的幾個面向來分析(自我效能的內涵請看註):
(1)經驗或主動成就
課程設計採(1)以行動導向學習為學生創造創業練習機會;(2)以問題導向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突破困境的毅力。
藉由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培養創業知能與臨場經驗。
(2)社會典範或替代經驗
藉由年輕創業家的課堂分享,讓學生認知原來年輕也是可以創業的,建立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正面心態:藉由創業個案研討,學習他人的創業經驗,強化學生的創業認知。
(3)社會說服
類似上面所述的建立鼓勵創業的主觀規範,教師藉由多鼓勵學生挑戰自己、勇於冒險、並培養堅毅精神。
(4)生理因素
這與創業教育無關,故省略之。
虎尾科技大學三創學程的設計特色
在以上的基礎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三創學程的課程設計具有以下特色(詳請見:虎尾科技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與設計):
1. 創業家與創業精神講座
邀請年輕創業家到課堂分享其成長與創業歷程,激發學生之創業家精神,培養學生創業的正面態度,並為其建立創業典範與創業替代經驗。
2. 行動導向與問題導向學習
建構跨領域的學生創業團隊,以創業題目為載具(vehicle),串接設計思考、產品市場契合、創業管理等課程,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業知能,一方面培養學生創業體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PK Time
定期要求由學生團隊相互對對方的創業項目進行質疑與建議,培養創業知能以及創業打擊的耐受度。
4. 校外教學
相關教學包括:參加發明展、創業展、參觀加速器與接受加速器業師的培訓與指導,強化學生的創業經驗與替代經驗。
5. 雙師指導
每組創業團隊指派兩位指導老師,一位是商管背景,指導企業經營與商業模式、一位是創業項目技術背景的老師,即時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強化其「創業的行為控制知覺」。
6. 參加創業競賽與期末發表會
強迫期末時學生必須參加一次以上的創業競賽,除了讓學生見見世面,強化學生的「替代經驗」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在經歷創業學程的洗禮後,所具備的能力遠超過其他的競賽隊伍,強化其「創業的行為控制知覺」。
同樣的我們會盛大的舉辦期末發表會,除了慰勞學生學程過程中的辛勞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們也可以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強化其「創業態度」與「創業的行為控制知覺」。
7. 組成創業輔導指導團隊
若學生真有心創業,則我們會結合校內老師與加速器業師組成創業輔導指導團隊,降低學生的「創業的行為控制知覺」的心理門檻,讓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不孤單,也可建構支持他們的「主觀規範」。
8. 心理輔導
虎尾科技大學與其他學程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有「業餘」的諮商師,在學生的學習與畢業後的職涯中給予心靈上的協助與資源的串接,排除阻礙他們前進的「自我效能心理因素」。
總結
綜合以上,本文藉由計畫行為理論詮釋哪種人會傾向創業?哪種人不會?整理如下:
- 個人對創業的喜好態度、周邊家人、親友的對其創業的意見(主觀規範)、以及其對自己能否具有執行創業活動能力的認知與其體認可運用到的資源的難易程度,決定其創業意圖,進而產生創業行為;
- 對於生長於經商家庭的人,由於家人或親友可能正在經營某項事業,因此主觀規範會傾向鼓勵其創業;且由於家人或親友通曉經商活動與知識,在耳濡目染下,也強化其行為控制的知覺,或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若其本人也不排斥創業,則可預見其具有較強的創業意圖;
- 對於生長在教育界、公務體系的家庭,則由於周邊對其有重要影響的人士不具有經商的經驗、甚至不支持其從事較具冒險的職涯探索,以致於即使其對創業有期許,也可能因為家庭或親友的主觀規範而阻礙其創業的企圖;
- 大專教師、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單位的研究員即使對創業有期許,也可能其家人因其有穩定的工作,實在沒有必要進行創業冒險,而呈現不支持其創業的主觀規範;且這些人對創業知識、技能、人脈、…等等可能也較無涉獵,因此其創業的行為控制的知覺也較低,導致無法提升其創業意圖;
- 由於年輕人的創業行為控制知覺較低,所能掌握的創業規模不會太大,因此不宜鼓勵年輕人太早創業;在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只宜在年輕人心中埋下一顆創業的種子,俟其稍微年長,累積足夠的企業經營經驗與信心之後,再選擇創業,以創立規模較大的企業,並創造比較大的社會與自身價值;否則太過年輕創業,往往只能進行「小確幸創業」;
- 年輕人由於經驗有限、接觸有限,其所構思的創業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往往也很簡單,且他們也只能處理相對簡單商業模式的事業;若把他們丟給創業經驗豐富的連續創業家或創投輔導,往往由於後者會建議許多激進或多邊操作的商業模式,而這些複雜的商業模式往往遠超過年輕創業家所能掌控的範圍,反而弱化了他們的創業行為控制知覺;可行的辦法是,由淺入深、穩紮穩打的按部就班輔導年輕人由小而大的創業,而非一步到位,一股腦的將各種可能、各種變化的商業模式灌給年輕人,這樣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嚇跑他們;
- 近年來,政府(教育部)鼓勵師生創業、博士後創業,藉由以上的分析,可想而知,其成效有限。
此外,就創新創業教育而言,計畫行為理論也具有指導性的作用,整理如下:
- 藉由創業家的分享,建立學生正向的創業態度;
- 藉由校外教學,讓學生感受創業環境的蓬勃發展,提升學生正向的創業態度;
- 藉由師長的鼓勵與創業學長姐的經驗分享,建構支持學生創業的主觀規範;
- 藉由行動導向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業行為控制知覺;
- 藉由師長的創業輔導,降低學生創業行為控制知覺的門檻;
- 藉由創新創業競賽,強化學生的創業行為控制知覺。
註: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精簡自維基百科:自我效能)
Ajzen在他的計畫行為理論的知覺行為控制變項中,引入了Bandura的自我效能的概念來詮釋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或翻譯為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於1977年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實現特定目標所需行為的能力信念;人們對於不同的行為或不同的目標,有著不同程度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區分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目標相關期望:自我效能與結果期望;他將前者(自我效能)定義為一種信念,即一個人能夠成功執行產生相關結果所具備的信心;後者(結果預期)是指一個人對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的估計;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感會強烈影響一個人實際應對挑戰的能力以及他最有可能對該行為做出的選擇。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將挑戰視為應該克服的事情,而不是需要避免的威脅;這些人能夠更快地從失敗中恢復,並且更有可能將失敗歸因於缺乏努力;他們在面對威脅時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它們;相較之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將困難的任務視為對個人的威脅,並迴避它們;困難的任務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缺乏的技能,而不是自己擁有的技能;他們在失敗後很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影響自我效能的四個因素
Bandura認為影響自我效能有四個主要因素,整理如下:
1. 經驗或「主動成就」(Experience, or “enactive attainment” )
Bandura認為個人所掌握的經驗是決定其自我效能的最重要因素;這些個人掌握的經驗可以被定義為個人的成功經驗、或在逆境中實現困難的目標;這些經驗有助於建立信心、增強毅力;成功會提高自我效能,而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
2. 社會典範或「替代經驗」(Modeling, or “vicarious experience”)
自我效能感的另一個來源是透過典範(參照人物)的替代體驗;當看到與自己相似的人士在困難的事情上取得成功,可以激勵自己相信自己擁有實現類似目標所需的技能,也就是:「如果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反之,看到某人在某項任務上失敗可能會導致對個人技能和能力的懷疑;當參照人物與自己相似時,其效果最好;雖然參照典範(Modeling)的影響力不如直接經驗,但它對於那些對自己特別缺乏信心的人來說特別有用。
3. 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
社會說服通常表現為來自他人的直接鼓勵或勸阻;一般而言,勸阻對降低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方面比鼓勵來提高自我效能方面更為有效。
4.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一個人的情緒與生理狀態也會影響一個人對其在特定情況下表現能力的信念;在判斷自己的能力時,人們通常會從自己的身體中獲取訊息,一個人如何解釋這些訊息,會影響自我效能;例如,在需要體力活的行為(例如搬家),有人可能會因為當時剛好身心疲勞或疼痛,而降低搬重物的自我效能感。
簡單來說,一個人對生理反應(解讀)會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影響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是生理反應本身,而是行為人的反應(或解讀)。
參考資料:
葉盈君,淺談計畫行為理論,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2&edm_no=51&content_no=1421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ry_of_planned_behavior
Self-efficacy,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efficacy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 l-39). Heidelberg: Springer.
Ajzen, I., 1989.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Book 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Chapter: 10., 241-274. Publisher: Hillsdale, NJ: Erlbaum. Editors: Pratkanis, A. R., Breckler, S. J., and Greenwald, A. G.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4666774_Attitude_structure_and_behavior.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 191–215.
Sarasvathy, S. D. 2001, What makes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The Darde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arasvathy, S. D. 2008. Effectuation: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